“杨六斤事件”:公益为何偏好悲情故事?

电视公益节目刻意“贩卖”悲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种悲惨故事观众最买账,也最可能让观众在关注的同时掏钱捐助。

上月底,广西卫视某公益节目报道了孤儿杨六斤的悲惨境遇,社会各界的爱心捐款迅速突破500万元。但杨六斤的亲戚在看完节目视频后说,其中一些失真内容“感觉像在演戏”。在舆论追问之下,广西卫视近日承认,当初因为“想让大家更多地同情杨六斤”,在“独居数年”、“靠吃野菜充饥”等情节上存在失实。电视台领导强调,当初做这档节目时没有私心,只想帮助杨六斤这样的贫苦孩子。

电视公益节目刻意“贩卖”悲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种悲惨故事观众最买账,也最可能让观众在关注的同时掏钱捐助。同样一个孤儿的故事,如果电视台播出前没有做一些“包装”,最终很可能难以激起观众的共鸣和行动。通过这个事情可以看出,社会大众对公益的认知,实质上影响了一些公益人和公益行动。但是,一旦公益行动中的某些失真做法被揭穿,大家对公益的信任将被严重挫伤。

事实上,社会大众关于公益的认知误区,并不限于对“悲惨故事”的偏好。

有一种同样很普遍的认知误区是,认为做公益的人就应该当“活雷锋”。在一些人的逻辑中,公益行为很高尚,所以每一笔爱心捐款都应100%用于公益项目。正因为有这种比较“原始”的公益观念,一些人看到某些基金会晒出的账目明细中有“执行费支出”时,就质疑公益人有中饱私囊的嫌疑,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地怀疑那是“骗捐”。可实际上,公益需要成本,已经是现代公益慈善的基本常识。

另一种认知误区是,习惯性怀疑参与公益者另有所图。这看上去有些矛盾——人们既认为公益是高尚行为,又忍不住怀疑参与公益者动机不纯。然而,现实就是这样荒唐,不少人都不相信世上有高尚的公益爱好者,因此习惯性地怀疑那些参与公益的人都有小算盘。在他们看来,有些人做公益是为“追名”,树立良好公共形象;有些人做公益是为“逐利”,直接捞油水或用公益为赚更多钱铺路。

还有一种认知误区是,对民间公益抱有过高的期待。近几年公益慈善领域的一些负面事件,让有政府背景的公益慈善组织形象严重受挫。与此同时,“免费午餐”、“女童保护”等民间公益风生水起。社会上不免会出现一种倾向,认为传统公益慈善组织已病入膏肓,甚至有人呼吁抵制带有官方背景的公益慈善组织。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对中国公益事业危害很大,因为政府与民间需要优势互补。

此外,还有一种认知误区,是以“量”的标尺衡量公益,甚至开展道德绑架。从汶川大地震之后的捐款开始,给捐款单位和个人“排座次”,就成为了网络一景。不仅那些没有捐款的企业和富豪会被网友“揪”出来,捐款额度较少的人也会被网友“晒”出来。这种带有“逼捐”色彩的行为已经背离公益慈善初衷,这种不够理性的舆论客观上也会对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形成“负向激励”。

所有这些认知误区都是阻碍中国公益事业健康发展的绊脚石。它们会成为压在一些公益人身上的包袱,也使得一些公益人选择迎合公众。但问题是, “杨六斤事件”这样的情形多了,公众对公益的评价进一步恶化,势必会陷入恶性循环。有鉴于此,公益人和公益组织在坚持做“正直公益”的同时,还应该通过媒体宣传等途径,及时纠正公众对公益的认知误区。如此,才能提升整个社会的参与公益的公共素养,以社会共识和理性认识为底盘,真正实现“柔软改变中国”。

作者:汤嘉琛,《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