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负责创办我所在媒体新媒体部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难题——许多看起来知识结构很靠谱,你恨不得马上让他们转正的在校大学生虽然向我们投递了简历,但他们看起来更像是“曲线入行”,只是想在我的部门实习一段时间,然后再找机会成为那本在国内还蛮有知名度的时政大刊的记者。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去四大门户找实习机会,“新媒体学不到东西,没采编权,文章都是转载别人的,又不能原创”是他们的通用回答。似乎有采编权就有着浓浓的优越感。
但自从去年开始,我们的朋友圈开始被各种互联网思维的文章刷屏,编辑记者们人人都在关注某大型门户网站入股京东。上至各种互联网上的资本并购,下至雕爷牛腩的高上大策划,远至纽约时报的生死存亡都操心的时代到来后,大家好像都在恐慌,不提点互联网思维觉得可能自己被时代抛弃了。已经成功加盟几大互联网公司的媒体人,许多人的职业选择可以说是换行当,谈不上转型,已经和媒体或者新闻行业八竿子打不着了,但唱衰传统媒体和传统行业是必修课,再次让我感受到那种浓浓的优越感。
几天前,一家成立两年多的公司,一款自己不创造内容、仅为个人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资讯内容的App,估值高达5亿美元。就如同APP的名字一样,它成功成为“今日头条”。紧接着,质疑声开始出现,虽然尽今日头条自称并不创造内容,但当大量内容被今日头条使用、变现,提升自身估值时,一些传统媒体开始联合向今日头条收取巨额版权费,新京报还刊发社论批评其不注重“版权”。这引发了新一场舆论战,技术流讽刺内容制造者和传统媒体不懂“逻辑”,基于爬虫协议抓取根本不能算侵权,法律界对是否侵犯版权也存在争议,也有学者在朋友圈吐槽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在互联网时代跟不上潮流是“恶法”,一个“今日头条”正在被各自表述,基本上就是屁股决定脑袋,各说各话。
技术上、法律上的争论终究是好事,起码会促进人们对此类案例的重视,思考如何在互联网信息社会里,修改工业化社会里的一些法则,以便更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但一些言论的确不堪入耳,比如传统媒体穷疯了,看到今日头条估值可以秒杀自己,眼红、嫉妒等等。在这种语境下,好像批评“为用户带来免费便利的服务”的新技术、新媒体都是群“刁民”一样。的确,在这个时代,那些为我们提供极为贴心服务的技术公司更受青睐,他们干掉了媒体公司,渠道获得收入也远远高于内容和创意。但这并意味着可以有强烈的互联网式道德优越感,也不意味传统媒体和传统行业有“原罪”。新闻阅读行业会走向何方,今日头条等技术公司的尝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在当下,它必须面对指责,抵得住多大诋毁,就当得起多大赞美。
围绕“今日头条”的过激言论也让我想到几年前传统媒体人对门户编辑的深深不屑。“没有原创内容”是鄙视的理由之一。但这些传统媒体人忽略了,传统媒体在中国本质上是垄断行业,一个未开放的市场,采编许可权不可能向民营的互联网门户开放,他们是既得利益者。特殊的国情造成了许多其他国家没有的奇观——没有采编权门户低价或者以流量来购买(交换)纸媒版权,而有采编权的纸媒、官办新闻网站没有一个成功建立渠道,甚至连美国的赫芬顿邮报规模的互联网媒体都没建成。
当然,应该感谢技术的发展,即便存在那么多瑕疵,但起码让采编权这种被垄断甚至偶尔还可以寻租的权力变得不像过去那么重要。而且技术变革是全球性的,在美国,纽约时报拥有让中国许多媒体羡慕的大环境和自身条件——优秀的版权保护制度、有付费习惯的读者、独家的内容,这些对内容公司来说,至今仍然重要,但哪怕是拥有好环境的纽约时报,若不向新思维、新技术靠拢,一切都是百搭——今年5月,纽约时报更换了总编辑,该公司2014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纽约时报公司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74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60万美元下滑51% 。
作者:郑东阳,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