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尖的已经注意到(显然不是我这个高度近视能做到的),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6月12日证监会主席肖钢前往网信金融、天使汇等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调研。当天下午,证监会创新监管部负责人及证券业协会再次和国内几家众筹平台在北京展开座谈,讨论焦点依旧是投资者投资金额的限定问题。
所以,有心人得到结论说,今年上半年前后两轮的调研并未能促成股权众筹管理细则的出台。
不管怎么说,有些行动一旦开始,就很难马上结束,只能理解为它在继续。
除了“不明觉厉”之类的新词,在实用领域近年来比较引人注目的几个新词汇有余额宝、互联网金融、众筹,等等。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它们都有着过去就有着需要、但往往受遏制的特性。
比如,我们都想要资金自由地流动,尤其是可以从收益率低的区域向高处流动,可是很多时候有类似的冲动时,常常有个可怕罪名盖在上头:“非法民间集资”——对应的想来是“合法公开募股”,比如48.62元买入2007年的中国石油从而享受最多每股掉41元的巅峰体验。
比如,我们都想要收到各种申请,而后用鹅毛笔、铅笔或钢笔,施施然在上面写个“已阅”、“同意”啥的。可是,做不到啊,那是特权。我甚至因此怀疑,美国点赞的概率比中国的小,有点像卖淫合法的国度也许会影响毛片的生意。
有赖于互联网,有赖于它带来的象征意义,有赖于仇视它有点仇视全世界的象征,有些敢闯的同志就这么沸沸扬扬地扑上去了,至少到目前为止,没受到全面清剿,怕不小心丢人。
时至今日,我们都很清楚,有些事情交给政府做是很可怕的。基于这种认识,才有了以前这些年的“国退民进”。当然,后来的一些“国进民退”是另一个问题。从总体来说,还是基本可以说,在放开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看住政府那只“闲不住的手”方面,已经有了不少好的变化。
但前几天我在广州飞往北京的飞机上,某个几千米的高度上闲的发慌,突然想到,某些政府部门可以考虑把一些事务搬到国家统一建的众筹网站上。
假定这个叫“国家众筹总局.Com”的平台上线,能够抑制自己的花费规模(理想的状况下,连它本身也是通过众筹来的钱建的),好处还是颇多的。比较适合放上去的首先是需要各种“号”的东东。
比如,以我熟悉的媒体出版来说。
假定每本新刊都需要上国家众筹总局.Com网站众筹,那么作为快公司的Team Leader,我将很狼狈地搔首弄姿,拼命证明自己和团队成员值得大伙儿相信,至少出一期给大家瞧瞧。
接着,到第二期之前,我得拼命地恳求第一期的读者给我背书,并且疯狂卖力地描述第二期上的故事是如何的让人期待……
假设我们约定,并不完全废除刊号,但必须做到:连续有一年时间里众筹的每一期杂志都满足最低出版数量要求,你看好处包括但不仅限于:
老板们可以安然入睡了,因为我彻夜难眠;
所有团队成员武功大进;
不会有多余印刷产生的树木砍伐;
合乎精益创业的推进原则,避免冲动;
无人管理的有序,是源于规则的好处;
……
同理,这种操作如果顺延到书的出版、电影的摄制……都可以看到相应的好处。
如果激进点,甚至可以延展到国家众筹总局.Com这个网站是否应该建立——在点名时间或天使汇上,把网站成立的设想、意义讲清楚,由筹资金额实现程度来看受支持的程度。
如果这件事能做,天使汇也好,点名时间也罢,想来都是愿意推的。
钞票,某种程度上说,确实很像选票,都有每单位均同等相似的好处。众筹就是商业领域(通常如此,虽然也不全是)的选举。想想一个类政府机构,要决定于你手中投出的钞票(选票),感觉如何?
如果你尝过众筹在公共领域的好处,希望再走的远一些,还可以YY一下把更细密的限制套在官员头上。
比如,一项大规模的检查行动需要经费,不再是不言自明地走政府经费就行了,而是同样要走众筹募资的道路,那一切将会是完全不同的。
作者:柯志雄,《快公司》(FastCompany)中文版主编柯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