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结束他长达11天的欧洲之行。他在访问欧盟总部时强调,应从战略高度看待中欧关系,将中欧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结合起来,共同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
欧洲对中国领导人来访的热烈反应,是对中国国家实力全面增长的一次折射。中欧超越了彼此的泛泛重视,相互借重成为各自全球战略的基石性政策之一。然而中欧关系要驾驭欧洲的多元性以及中国的复杂性,却未必是容易的。
外交对大国、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硬实力不断增强的大国至关重要。外交包含了选择的千变万化,而小国的选择性相当有限。中国外交的面貌会实质性影响国家崛起的整体面貌,关系到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
必须看到,中国目前在世界上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敌人,但也几无盟友,可以在关键时刻无障碍借重的国家同样不多。中国的软实力还相当粗糙,碰到对外摩擦,或者要在多边国际舞台维护中国利益,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不轻松。
弱国无外交,但国家走向强盛的路上,外交成了必须面对的压力和挑战。我们发现将力量转化成有效的外交工具是件挺难的事,我们即使“舍得花钱”,各国的“亲华态度”也未必就是买得来的。更何况,中国社会还是挺“算计”的,舆论经常对国家对外援助和对外合作认识模糊,“我们亏了”、“为什么不把钱花在国内”的感叹和质问不绝于耳。
在中国最需要用外交开拓国家战略空间的时候,民间对外交事务的兴趣和支持都有下降趋势。舆论不断缩小的关注大多集中在对外冲突和摩擦上,但这样的亢奋来得猛去得也快,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对中国外交策略的放手支持,也不意味着官民在外交上的积极配合就能形成。
中国舆论如今最关注美日,尽管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但当欧洲国家“不惹我们”的时候,中国舆论就会忘了它们。当然这不仅仅是中国舆论的问题,虽然中欧官方都绞尽脑汁推动双边社会的友好性交往,但双方舆论对报道它们都打不起精神。
一旦中欧有了摩擦,两边舆论的报道就会覆盖中欧关系的基本面,制造出长久挥之不去的印象。
然而对中国来说,欧洲是“西方”与中国战略冲突最弱的部分,中欧能否建立稳定的战略友好合作关系,这是中国崛起能否最终化解西方抵制的试金石。
对欧洲来说,中国经济很近,政治很远。欧洲如能把中国崛起真正变成欧洲持续繁荣的外部战略引擎,这对欧洲将是一次决定性的战略创新。西方中心主义已经岌岌可危,中国是欧洲在21世纪重新走向世界的关键跳板。
世界地缘政治的困境要比上世纪缓和了许多,但仍冷暖交替,需要一次宽大而深刻的突破,给剩余的难点带来启迪。欧洲和中国如果承担起这个示范,将是对全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双方也必将因此得到新一轮强劲发展的回报。
中欧需要逐渐形成把双方意识形态分歧束之高阁的能力,这是双方摘掉有色眼镜看清对方的前提。两大文明,在不同时期领导了世界的发展,它们都必有值得对方尊重之处。蔑视对方,是对自己道德下线的展示。如果中欧错过跨文明拥抱的机会,历史的单调就可能继续绵延不绝。
(2014 04 01)
作者:胡锡进,环球时报总编辑,著有《胡锡进论复杂中国》、《胡锡进论激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