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美国政府如何反恐

尽管恐怖主义起起伏伏,难以根除,但美国作为一个全球大国,不仅本土吸纳了各国人员,国际上更是到处都有它的国民和利益。总体来看,911后针对美国的恐怖袭击,不管是在本土还是海外,从频率和数量都在下降。美国的反恐做法可供借鉴。

(资料图:美国特工人员标识)

【组建国土安全部】

911后,从各种已有的情报分析,911袭击本来可能避免。之前海关发现有恐怖嫌疑人非法入境;中情局获得情报有人欲在美国本土制造事端;有人向联邦调查局反映,一帮中东学生在美国的航空俱乐部学开飞机,只学空中飞行,不学起飞和降落。

但是所有这些情报由各个部门单独处理,没有整合判断,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并进行深入调查。情报被忽视或延误的结果,是没能对飞机撞大楼的911惨剧做出预警和防备。

有鉴于各部门分散的弊病,美国在911后组建国土安全部,它由海岸警卫队、移民和归化局、海关总署等22个联邦机构合并而成,工作人员17万多名,年预算额接近400亿美元。这是联邦政府自1947年以来对政府机构进行的规模最大的改组。

国土安全部主要负责四方面的工作:一、加强空中和陆路交通的安全,防止恐怖分子进入美国境内;二、提高美国应对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三、预防美国遭受生化和核恐怖袭击;四、保卫美国关键的基础设施,汇总和分析来自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等部门的情报。

和中国设在执政党层面、以决策和协调为主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不同,美国的国土安全部负责情报、预警、实施、防范、打击、评估等具体扎实的工作。

【强力打击,有效威慑】

911后,美国一方面加强本土安全,另一方面对滋生策划恐怖袭击的国外政权和组织,进行强力打击,先后发动对阿富汗塔利班、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的毁灭性战争。这种至刚至猛的打击,引起很大的争议,特别是对伊战争,不仅最终证实师出无名,而且使美国深陷战争的泥沼。但是从另一方面也表明美国不惜代价、不惧指责、先发制人、坚决反恐的战略决心。

当然对开始这种至刚至猛、全面打击的做法,美国也在调整,实行“反恐于国土之外”、外紧内松的策略。美国本土很少看到特警坦克、治安联防、到处如临大敌的场面。这种全面威慑耗费惊人,效果很差,时间长了招人反感,最终成为“狼来了”的游戏。美国逐渐调整策略,从全面威慑转向有效威慑,借助装备和情报,利用“海豹”突击队等进行专业化打击。

【重视情报和预警,定点拔除】

911后,美国的安全检查全面升级,防范成本巨增,甚至影响到赖以立国的个人权利和自由。为此资深的战略学家布热津斯基,在《华盛顿邮报》撰文批评:

“访问任何一个办公楼都要登记:是谁、找谁、来干什么。难道恐怖分子会主动登记自己是恐怖分子吗?来的目的就是搞恐怖爆炸吗?有哪一个恐怖分子会真实登记自己的身份、目的?又有哪一次恐怖事件经过了这样的登记?”

布热津斯基认为过分反恐会制造新的社会恐慌情绪,全面防范是无目标的,事后镇压更是没有意义的,那些自杀式攻击的恐怖分子,连自己的生命都不在乎,还在乎打击?比起防范和镇压,最重要的是预警和情报,在策划恐怖时打击,在组织准备时破获,在拉人垫背式的自杀前将其击毙。

美国始终重视情报和预警工作,世人只看到本·拉登被奇迹般地击毙,将功算在奥巴马的账上,他本人也将其作为竞选连任的政绩。但其实在小布什时期就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之前基地组织的三号、二号人物被定点拔除,最终击毙本·拉登也是情报工作的水到渠成。人们目睹了“海豹”突击队的干脆神勇,支持他们的其实是情报搜集和技术分析。

【软实力致胜】

另一位提出“软实力”理论的战略学家约瑟夫·奈,认为美国过去依靠政治感召力和文化吸引力,打赢了没有硝烟的“冷战”,摧毁了苏联帝国,现在同样需要用软实力赢得反恐战争的胜利。军队、武力这些“硬实力”只会让害怕的人害怕,真正有信仰、有价值判断的人,只有用观念、主张等“软实力”去影响改变。

因此,美国对国内宗教的影响警惕,但不歧视,对不同的宗教信仰、多元的文化族群,统一采取无差别的国民待遇,用《独立宣言》所主张的人人都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来教育感化,积极给底层人、移民提供社会福利、救济和教育发展的机会,使其有可能融入主流社会,铲除国内滋生或支持恐怖主义的土壤。

在推行国际战略时,美国摒弃学术上有争议的“文明的冲突”理论,采取灵活务实的政策,强调文明的融合共处。全球反恐时,结盟联合温和、世俗的伊斯兰国家,打击那些极端宗教势力。

美国这些做法,能不能治本不好说,但从报道统计来看,至少治标,针对美国的恐怖主义被有效遏制。

作者:乔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