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报道一些国外的经验在被移植或推广后就变样了。原因很多,或为断章取义,或为貌合神离,或为水土不服,或为时间错位,不一而足。我想,假如经验教训的提供方以虚幻的方式煞有介事地阔论他山之石的话,发生橘枳变异的事就太正常了。
由于职业的关系,我经常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如何借鉴和汲取日本经验与教训的问题,也会在各种闲谈交流中碰到更加直截了当的对话,例如,日本到底还有没有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的东西。
其实,我往往无法笼统地回答有或没有。原因很简单,判断有无借鉴意义的主体通常并不是提供借鉴对象的主体。
经常有报道说很多国内外的经验,特别是一些国外的经验在被移植或推广后就变样了,得不到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原因很多,或为断章取义,或为貌合神离,或为水土不服,或为时间错位,不一而足。我想,假如经验教训的提供方以虚幻的方式煞有介事地阔论他山之石的话,发生橘枳变异的事就太正常了。
就中日间的经验共有而言,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信息的不对称现象。大家可以在日本通过公开的渠道得到相对系统、广泛、和专业的关于中国的各种信息。反之,在中国却难以同样便捷地得到日本的相应信息。这无形中大大增加了经验教训接受方的认知与判断的难度,进而也增加了“攻玉”的难度。
我始终认为,在思考借鉴经验和汲取教训时,信息的提供方和接收方都需要有良好的心态,相互具有藉此增进了解和加强沟通的朴素意愿,这对于信息的提供方来说尤其重要。本质上,其实并不存在单纯或绝对的经验提供方或接受方,一旦信息沟通发生作用,彼此也就达成了某种意义的共享和合作,这恐怕正是他山之石的最大意义。
举一个笔者十多年前亲历的例子。
从2000年3月至2002年3月,野村综研(NRI)专家团实施了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当时名称)协办的“中国住宅金融制度改革研究”课题,这也是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当时名称)第一次在制度和管理领域对中国政府的技术援助项目。在这个项目中,野村综研(NRI)就中国的中长期住宅金融制度改革提出了政策性和措施性建议。
建议主要包括:作为住宅政策金融体系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商业银行基于住宅实体需求的住宅金融体系、建立有效的抵押担保制度、激活健全的住宅租赁市场、建立相应的资格认证制度、以及建立住宅相关的全民信息系统(全国动态联网系统)。
这些具体的建议在很多方面都借鉴了日本过去积累并被印证的经验,当然也包括惨痛的教训。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建议内容是通过对中国本身的住宅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后进行的。
而住宅需求的分析和预测则是建立在对中国具体样板城市的家庭结构分析、住宅购买力分析、以及相关领域的企业分析基础上进行的。同时,整个工作都在与中国的项目专家切磋琢磨,在两年多的过程中,双方的相互学习和经验共享已成为常态。
这个项目达到了预期以上的成果,如中国政府的项目总负责方所总结,“对正确把握住宅投资及相关的住宅金融需求,防范住宅投资及住宅金融的经济泡沫具有重要意义,这正是最大价值所在”(详见《中国住宅金融报告》,中信出版社,2003年)。在过去了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时的成果依然具有针对性和借鉴意义。
我想,“实事求是地提炼经验,扪心自问地审视经验,现地现物地融化经验,双方共同地孵化经验”的基本态度恰恰是成功的关键。
在这个专栏里,野村综研(NRI)活跃在各自业务领域前沿的顾问们将以消费金融、移动通信、先端产业、零售流通、商业地产、环境保护以及百年企业的经营之道等话题为切入点,将日本的事例与大家分享。
如消费金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是各项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也是各项金融活动的最终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消费金融不仅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和创新空间,而且对金融运行和金融发展有着根本性的意义”(详见《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中日韩消费金融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野村综研(NRI)的顾问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的共同研究刚刚告一段落,双方正在融化彼此的经验,并希望能通过持续努力,进一步孵化出脚踏实地的中国经验。
又如移动互联网,“最早一批搞移动互联网的人,对日本可能都有特殊的情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全世界的移动互联网从业者都是以日为师的”,“但实际上,许多在日本运行很好的商业模式,后来在中国的推行都并不顺利。
总体而言,我们对日本移动互联网的研究还太少,日本的移动互联网是非常特殊的,如果研究消化不充分,反而会让我们走很多弯路”(详见《移动的帝国-日本移动互联网的兴衰启示录》,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如何少走弯路,2012年初开始,野村综研(NRI)的顾问与中国专家一起多次深入日本考察,与日本重量级企业的负责人和专业人士进行深度交流,共同挖掘“以邻为鉴”的价值。
希望通过这个专栏里的管窥只见,与大家一起了解日本,一起探索并琢磨攻玉之石。
文/野村综研(上海)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华
(本文作者介绍:世界最大的集智库、咨询、和系统集成业务为一体的上市公司,也是日本最大的智囊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