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信阳城管打扫街道的照片引发网友热议。照片中多名执法人员手持扫帚,围在不到20平米的人行道上打扫。网友们认为照片摆拍痕迹明显,质疑执法人员在作秀。昨天下午,信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办公室主任接受采访时否认照片为摆拍。他表示,可能是由于报道刊发出来的图文无关造成误解,照片的拍摄时间为4月20日。
网友们质疑刊登在《信阳日报》上的城管扫街照片,是有道理的。因为清扫的面积、人数和姿势,都和人们日常扫地的常识完全不同。信阳城管相关负责人的解释能不能成立呢?恐怕依旧不能被人们接受,因为即便按照他说的,大家是在“清理人行道砖缝”里的“烟头、竹签”,照片上也无任何体现。
退一万步说,网友们真的对扫街图片“误解”了,责任也并不在读者。这张照片发表的时候不仅缺乏说明,作为配图也张冠李戴。正文内容报道的是“市环卫处”,配图却是城管执法支队,驴唇不对马嘴。从这点来说,这张图就是失实报道,属于“虚假新闻”。
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城管执法支队办公室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说:“市环卫处与我们同属于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可能是宣教科的同事把两个单位的东西弄到一块儿去了。”如果普通百姓不了解环卫处和城管执法支队的关系,不知道他们拥有同一个上级却是两个单位,情有可原,因为想弄清楚某些政府部门复杂的机构设置,的确不是件容易事。可“宣教科的同事”也搞混了,这就说不过去了。要么,就说明宣教科负责稿件的人责任心不强,连起码的事实都没查清;要么,就说明机构庞杂,连自己人都能绕进去。
兴高采烈地登出照片,没想到露了破绽,赶紧出来解释,又越解释越说不清楚。本来这一切都是不该发生的。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负责宣传口的某些政府干部,一直把报纸当成自己的工具,没有认真地对待这个面向广大受众的媒体。
既然认为是“自家”的,就会不自觉地出现糊弄的情况,随随便便应付,马马虎虎交差,以为这张报纸,就是给自己人看的、给领导看的。殊不知,它正是老百姓们了解政府动态、体会政府工作作风的窗口。
不能说群众的智商一定比公务员们高,至少也在同一水平线上。蔑视或者无视受众,有意无意地耍弄舆论,只能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本想贴金,却变成抹黑,本想发挥“正能量”,却搞成了“负能量”,严重地影响公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和宣传者的初衷背道而驰。
长期以来,某些部门的干部习惯写歌功颂德的稿件,习惯给媒体发消息、发稿件,以此作为自己的“成绩”。这样,新闻稿就成了例行公事,成了机关、部门的自我表扬,失去了活力与生动。这么做,完全不符合时代潮流,也不符合人们对政府多做实事、少说空话的诉求。如果再缺乏一点起码的认真,就会像这次的“城管扫街”图片一样,被人们笑话。
新闻报道无小事,作为笑话的“主体”,相关的机构一定要吸取教训。不要只顾着解释,张嘴就说公众“误会”,有“误会”也是“误导”造成的。向公众道个歉,处理一下责任人,严格下纪律,摆姿势的事情少做,既能挽回形象损失,也能避免下次犯错。当然,作为报道的载体,媒体也应该认真反省,不要拿来稿件和图片就上版,至少要核对下图文,即便它们是来自“权威部门”。
(原标题:“城管扫街图”遭质疑背后)
来源: 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