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角度看:丧钟为何为纸媒和银行而鸣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纸媒的衰落已经是桌面上明摆着的事实。作为媒体外行,最让我感到最震撼的地方,是这场逆袭发生在仅仅10年左右的时间里。
以2002年纳斯达克暴跌作为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当时国内纸媒仍然处在繁荣之中,互联网公司才刚刚开始开始过冬。十年后的2013年,纸媒谈转型已谈了许久,突然发现行业正趋于崩塌。2013年中国平面媒体营收整体下滑25%,2014年一季度同比又下滑25%。这个时候再谈纸媒转型,除了少数努力突围的新媒体,整体上看这个行业已经既没有人也没有钱了。
银行业会不会走上和纸媒一样的道路?站在2014年,互联网金融尽管热闹非凡,但整体上仍然无法撼动银行业庞大的规模——即便无法复制的余额宝奇迹也仅占到储蓄存款的1%。除监管不断加强等不利因素,近期美国资本市场也对科技股的价值重估,导致互联网公司纷纷调低融资额度。总之,现在看起来和2002年时的“互联网VS纸媒”很像,互联网金融只是总体上无足轻重的小麻烦,银行业仍然处在繁荣之中,互联网公司看起来才是麻烦不断并且被束缚了手脚。但是十年之后,到了银行业想转型的时候,会不会像现在的纸媒一样既没有人也没有钱呢?
财新传媒总编胡舒立在全媒体高峰论坛上,对平面媒体的生死挑战总结为三点:经营模式已经崩塌、收费模式转型失败和行业效率非常低下。从这三个问题出发,可以发现银行业繁荣之中存在的问题和纸媒面临的僵局极为类似。丧钟不仅在为纸媒而鸣,如果银行业不能顺应互联网趋势的发展,丧钟也会在不远的将来为银行而鸣。
一. 经营模式已经崩塌
对于纸媒来说,广告市场虽然整体并没有大的萎缩,但是广告投放的方式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直观感受,就是广告市场还在,但是人家不往纸媒投钱了。银行的经营模式会不会也有一天遇到类似的困境呢?通过存贷利差挣钱的资产模式倒是不会突然失效,可麻烦的是,该模式只能通过规模增长实现利润增长,这样粗放式发展已经不可持续。所以银行业才会像纸媒转型那样,絮絮叨叨了很多年“不做对公业务今天没饭吃,不做零售业务明天没饭吃”。如果针对个人用户的零售业务被互联网金融抢走,不需要发生银行赔钱这种倒霉事,在资本市场的压力之下,只要利润停止增长就会是一场股价灾难。
从社会融资规模这个央行提出的指标看,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中的占比已从九成以上降到了一半以下。如果零售业务被互联网公司创新一把OTT(Over The Top),让银行成为个人用户的资金管道和现金账户,那么这种让用户绕过银行的金融脱媒会立刻让整个银行业的经营模式陷入巨大的麻烦之中。当个人用户开始抛弃银行,类似纸媒经营模式的崩塌自然不是危言耸听。
二. 收费模式转型失败
对于纸媒来说,通过专门的采编人员生产新闻内容仍然是有价值的,但想通过电子版等手段向用户收费,显然难以成功,银行同样面临着类似的麻烦。
在互联网免费大旗的引领下,向用户直接收取年费、换卡费、转账手续费等等会越来越困难。不是说这些服务不值钱,恰恰相反,这些服务的成本核算下来可能非常高。小银行业务量小,可以补贴得起;大型银行用户数量太大,就会补贴不起。当银行没法从用户身上取得足够收益,就像当年腾讯会为了QQ的服务器费用发愁一样,庞大的用户基数反而成为巨大包袱。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可以从用户身上算大账,先用免费服务稳住用户之后,不愁找不到挣钱的办法,就像腾讯现在绝不会担心微信用的服务器花钱太多。可是银行稳住用户之后可以做什么呢?银行系电商是填不满的流量黑洞,代销其它金融产品又同样面临互联网渠道的冲击。想想十年前曾被认为是“狼来了”的外资银行,越是通过高收费瞄准高端用户群,就越是将自己束缚在了狭小的高端市场之内,最终结果是外资银行在中国的零售业务已经基本出局。这十年来外资银行在零售业务上输给了本土银行,未来十年会不会本土银行零售业务输给互联网?用户的理财观念或许会比对纸媒的态度转变更迅猛。
三. 行业效率非常低下
不是说单个企业的效率,而是在整个行业内,收购、兼并、破产、关闭等常见的市场手段无法发挥作用。如果通过政府的力量保护低效率和弱小企业存在,结果往往不会是给他们时间发展壮大,而是将整个行业的竞争水平拉低到弱者可以接受的程度,最后大家在强大的跨界竞争对手面前一起遭殃。
我国对银行业的保护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坚持自由竞争,那么中国银行业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就资不抵债统统破产了,更不会发生十年后人人诟病的银行暴利。问题在于,当中国银行业已经可以在全球十大银行中稳稳占据四个之后,从大到强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
可是变强的道路真的能够和风细雨吗?尽管金融机构动荡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可是如果没有银行破产和银行间的兼并重组,很难想象这个行业处在健康的竞争状态之中。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已经走过划地而治的战国时期,进入巨头间硬碰硬的战果时代,从2013年开始,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不断发生的巨额收购和眼花缭乱的合纵连横。如果中国银行业在未来十年仍然生活在只倒闭过一家海南发展银行的平稳环境中,这个行业真的能和每天都要经历血与火的互联网公司竞争吗?
对于纸媒的困境和媒体转型,我非常喜欢胡舒立的这段话:“要由我们一代人的不屈不挠的实践,去填写关于明天的答卷;要靠创新与坚守的双重努力,证明新闻专业主义可以基业长青”。与之类似,中国的金融业改革也才刚刚开始,不管金融业中的种种具体模式会遭遇怎样的失败,只要人类还存在跨期资源配置的需求,金融业本身就是基业长青的。至于互联网金融和银行间的竞争,注定每一步磕磕绊绊,但也注定每一步都影响深远。希望丧钟之说是危言耸听,或许十年之后的金融业已经与互联网充分融合,让“互联网金融”这个词成为没有特殊意义的普通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