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明
只有勇于摆脱政策优惠的路径依赖,敢于突破体制机制上的瓶颈障碍,善于营造更加公开公正、高效透明的营商环境,率先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浦东才能担负起改革开放探路者和试验田的国家使命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认识到,浦东开发开放的意义在于窗口作用、示范意义,在于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在于排头兵的作用。应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浦东,必须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干出样子。
经过24年的开发开放,浦东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改革已成为浦东二次创业的唯一动力,体制机制创新是浦东改革的最大特点。随着浦东资源禀赋约束日益强化,投资拉动边际效益日益递减,浦东转型特征日益凸现,以往那种靠“特区”、“新区”争取优惠政策的改革已难以为继。当前,浦东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遇到很多涉及税制、法制、管制等体制机制上的瓶颈。只有勇于摆脱政策优惠的路径依赖,敢于突破体制机制上的瓶颈障碍,善于营造更加公开公正、高效透明的营商环境,率先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浦东才能担负起改革开放探路者和试验田的国家使命。
浦东改革突破点在哪里?就在于破除阻碍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瓶颈。浦东开发开放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构建一个开放高效、配置国际国内资源和各类要素的大平台。
怎么破,如何改?关键要敢于从政府自身改革入手。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大刀阔斧地简政放权,真心实意地转变政府职能。今年,我们要下放164项审批事权。但光“放权”还不行,还要“放人”,要把审批的人才放下去,让基层接得住下放的审批。因此,我们把精兵简政和简政放权结合起来做,将机关编制和内设机构缩减15%,把这些编制和机构给基层、给平台。我们还要主动承接自贸试验区改革溢出效应,负面清单之外一律不得以备案等名义设立审批环节;负面清单之内,严格实行标准化审批,减少自由裁量。另外,要积极探索权力清单管理,凡是适合由市场和社会主体提供的公共服务,都将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一方面做到政府办事不养人,另一方面促进社会组织发育。
在减少干预、探索负面清单管理的同时,必须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如果准入门槛没有了,事中事后监管又跟不上,也会扰乱市场秩序,扭曲竞争环境。今年以来,我们已将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合一”,成立了市场监管局,管理体制从拉条管理变成属地化管理,目的就是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浦东还将推进新的“三合一”,就是把目前分散在知识产权部门的专利、新闻出版部门的版权和工商部门的商标这三块整合起来,建立一个新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浦东开发开放成就显著,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二次创业比开发开放之初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我们要自觉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为标准,不当“富二代”,争当“创二代”,敢闯、敢试、敢担当,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更大贡献!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近日谈浦东改革
《 人民日报 》( 2014年04月29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