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琦:我们还会再爱香港吗

(我们还会爱香港吗?)

这几天一直在想,如果发生在香港街头的那一幕发生在上海,主角置换成一对外地夫妇和两个上海本地人,会引起这样的轩然大波吗?估计哪怕双方大打出手,连腾讯网上的社会新闻都不会收录其中。

就事论事问是非曲直已没有太大意义。一泡童子尿,可以浇熄一个大爆炸的阴谋,也可以触发一场口水大战。说到底,是香港和大陆之间的关系已然发生了丕变,而双方彼此观感的恶化也其来有自,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可是双方走到这一步是多么令人伤感。我们曾经多么地热爱香港啊。香港曾经是文明现代、富裕繁荣、活力进取的化身,是电子表、蛤蟆镜、录音录像带和时髦电器的来源地。改革开放之初,某地若是被冠之以“小香港”的名头,是很可以骄矜窃喜的“待遇”,虽然这往往也意味着在官方眼里该地过于“自由化”了。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真心以为天下华人一家亲。我们发自内心的为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新加坡等华人社会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也真诚地认为将来我们也应该能够做到:将深圳、厦门等地辟为特区,不就是为了更好地向他们学习吗?

我们也曾经以为香港同胞是最爱国的,不是吗,我们最先接触到的香港镜像不就是唱着“我的中国心”的张明敏们,还有动辄正色“我是中国人”的陈真、霍元甲们吗?犹记某年春晚两岸三地主持人互相拜年,当看到屏幕上出现一袭长衫儒雅斯文的黄霑时(后来我们才知道他还有着“不文霑”的一面),我们的心里是多么惊艳。看着港人在滚滚西潮之下还能保持着一脉传统文化的遗绪,“文革”后的我们在羞惭之余多么激赏他们的中西合璧啊。港剧的对话总是文白夹杂,甚至港产译制片也“古意”绵绵,“侦察兵”被译作“斥候”,而“你有权保持沉默”后的那个“呈堂证供”更是七零后观众的经典记忆。

我们也曾经很自然地认为香港同胞是应该享受特殊待遇的。他们的报纸总是那么敢言,我们这里的“党”到了他们那里就变成了“中共”,他们消息总是那么灵通,许多出口转内销的新闻成了人们观测政坛变化的风向标。

也曾经,每一代的大陆年轻人都有着自己的香港记忆,70后的港剧歌坛、80后的大话西游古惑仔、90后的香港回归和凤凰卫视……当然,这新世纪的新世代似乎已经不再那么热衷于“香港制造”了,对于时尚,他们有着更为多元的口味和国际化的视野。

而我们在追赶香港的岁月中,在日常交往越来越繁密的过程中,或许没有深刻地感受到,香港已经变了。

香港变成了一座“伤城”。曾经顺风顺水的香港近年来迎来了困顿挣扎,而转型所带来的溢出效应并未能带来普惠式发展。总体财富增进后的再分配,不如制造业时代凭借工作本身所带来的家庭状况的提升更为提振人心。和大陆更紧密交往的总体获益难以具象化,普通香港人更有感触的恐怕更多是工作岗位的流失。大陆精英们的“攻城掠地”更让港人心生惕厉。

香港变成了一座“我城”,曾经以身为国际化大都市为荣的香港人开始迷茫,迷惘,开始寻找本土记忆,情感坐标。围绕天星码头和西九龙改建的纷争,充分折射出港人竭力把握自我身份的诉求。

香港变成了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一如台湾,在求生存,求发展,拼经济的阶段过后,狮子山下的人们把对政治议题的关注视为剩余社会精力的主要出口。由于彼此对推进速度的理解不同,港人所追求的政制改革进程未获中央认同。由此所导致的挫败感,以及其他一些“涉中”议题所产生的社群分裂带来的张力,令高度政治化的香港社会看待大陆的方式不同以往。由此带来的一些人对普通大陆人的“恨屋及乌”的心态,很容易转化为日常接触中的嫌恶与抵触,而还没有被高度政治化的我们显然无法充分理解这种移情作用。

而我们自己的心态其实也已经悄悄发生变化。在很多人心目中,大陆的崛起已经淡化了香港的不可或缺性,台海两岸既然不再风高浪急,也就无需再那么顾忌香港民众的细腻感受了。我们不再仰视香港。我们觉得已经为香港牺牲了很多。不是吗?每次签署类似CEPA这样的协议的时候,无论香港和大陆的媒体不都习惯于以通栏标题标明中央又送港人大礼包吗?这样的大礼包难道不是全体大陆人的心血吗?

在大陆很多民众的心目中,香港人已经被“惯坏”了,属于占了便宜还卖乖,而我们大陆则是吃了亏还没赚着吆喝。类似的郁闷之情在对台湾反服贸学运的批判中也不时浮现。

如果说政经精英们间的博弈纵然刀光剑影隐现,更多也只是“纸”上谈兵和幕后的纵横捭阖,草民们之间的扞格则只能体现为网络空间的互相谩骂和街头“赤膊上阵”了。

相见不如怀念,距离产生美感。不知不觉间,我们都变了。香港已经从我们心目中千娇百媚的公主进化成一个无法忘怀旧时好辰光、又爱发脾气偶尔怨毒的邻家女人了,而我们自己也已从一个来自乡下的仰慕者、追随者变成了洗脚上田、财大气粗的洋场阔少。我们觉得彼此越来越陌生。我们对彼此不再宽容。或许,我们本来的亲近和热盼就带有某种程度的截取式误读和一厢情愿。

我们还会一趟趟去香港的,那里有优质安全且性价比合适的国际商品,那里的迪斯尼和打折季依然对年轻人充满吸引力,而内地的状元们也不会拒绝有着优质教育资源的香港高校的邀约的。同样,香港的年轻才俊也不会拒斥来自大陆的发展机会,连美国都“重返东亚”了,谁又会和一个虽然速度有所放缓但依然蒸蒸日上的大市场所带来的商机过不去呢。

而在可以想见的未来,香港的廉政公署,法治社会,新闻自由,学术独立,它的金融财技,它的运营专才等等所有这一切,仍是大陆学习的对象。只是,我们还会再爱香港吗?

是的,我们所熟知的那个由靖哥哥和黄蓉、发哥和红姐、哥哥和梅艳芳、黄霑和罗文们所代表的既温情脉脉又豪气干云的“我们的香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样一座曾宽厚微笑着俯视大陆芸芸众生的城市已经进化成一座“我城”,已经是“他们的城”了。

再见香港。且行且珍惜。

作者:苏琦,资深媒体人,先后任职于《中国新闻周刊》经济部主任、主笔;《经济观察报》区域部主任;现为《财经》杂志副主编,主管宏观与学术。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