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民大学有位老师打电话给我,他说世界读书日快到了,想请我借机给大一新生谈谈读书。他是我读本科时的老同学。当时学校有个叫“青年读书社”的兴趣小组,我们参加小组活动时相互认识的。老同学在电话里感叹道,比起我们上大学那阵儿,现在的学生读书风气更差了,希望我能前来激发年轻人的阅读兴趣。我心里想,这可是个艰巨的任务。
【其曲也高,其喝也寡】
仅仅从数量来看,今天整个社会的阅读氛围也令人悲观。前不久,一篇副标题为《中国人为什么不阅读》的文章在网上流传,该文称一位印度工程师搭乘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航班,发现机上的中国乘客都在玩电脑游戏或观赏电影,没有人捧着本书看。据几份关于中国高校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称:约有三分之二到五分之四的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不足一小时。去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现中国成年人口的纸质图书阅读量平均为每年4.39本,加上电子书也就六七本,或者说一个普通中国人两个月左右才读一本书。如果我们按每本书三百页计算,我国同胞一天的平均阅读量仅有薄薄五页纸。
读者也许会想,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应该热爱阅读吧,其实也不尽然。二年级的某研究生向我请教,我问他过去一年读过哪些社会科学书籍——“没有,一本也没有。”我的一位教师同事自称她几乎不去图书馆,尽管图书馆与我们的办公楼连为一体。我的一位商界朋友是中西方三所顶尖大学的校友。这位受过优质教育的朋友告诉我,他过去一年只读了一本书。据《工蜂》一书提供的调查数据,除了专业教材,将近一半(46%)的中国青年教师一年内的读书册数在十本以下。
我不禁发出疑问:如果书籍真像前苏联火箭专家科洛廖夫说得那样,一旦人们离开了它,就“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那么为什么他们都不去亲近书本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看看读书属于怎样一种活动。
仅就字面意思而言,“读书”是指通过肉眼接收信息量较大的视觉符号——我们先不考虑盲文读物。这一技术化的定义对这里的讨论没有多少帮助,因为日常用语里的“读书”特指阅读某一类别的书籍,即那些有助于开阔眼界和提升境界的读物。当我们说某人“不读书”,是指他欠缺一定水平的文化修养;当我们称某人为“读书人”,是说他对世道人心有着更深层次的体察和理解。
因此,当阅读对象与谋生目的保持相当距离,并且显得有点“高不可攀”时,“读书”更符合我们的通常理解,即它属于一种高雅的文化生活,而不是某项实用的生产手段。我在上文提到的同事和朋友每天都过眼大量文字信息,可他们的阅读活动服务于实际工作,仍然不能被称作“读书”。
那么看哪些著作才算得上“读书”?有些书专为人们提供这类书单,如《哈佛书架》和《一生的读书计划》,上面开列的书籍总不外乎各领域的中外经典著作。所以,一个人不爱读书,在广义上表明他抛开了书本,在狭义则意味着远离经典。古话说:“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即是高雅文化,欣赏者也就寥寥了。今天人们远离书本的原因却不止于此。
【世人为何冷落雅典娜?】
如果你问人们为何不爱读书,“工作太忙”或“不感兴趣”大概是最常见的答案。既然属于文化生活,读书就非职业发展所必需,它反而会让人耗神思考。就算有点闲暇时间,人们也愿意翻捡轻松的时尚杂志,观看逗趣的娱乐节目,或浏览互动的社交媒体。那些经典作品则常常被形容为板着严肃面孔,令人望而生畏。所谓无利不起早,书籍让人付出很多,却又找不到乐趣,为什么还要劳什子一页页翻过去呢?
我多年前旁听过人大历史系杨念群老师的课程,记得他也像我那位老同学一样,批评我们这一代不像八十年代的人那样热爱读书了。过来人总是容易美化自己的青春岁月,以此来体现对下一代人的优越感吧。八十年代读书的热烈风潮,多少反映了当时文化生活的贫乏,不见得那代人就多么热爱知识,这点从他们后来的表现也可以看出。可这一对比恰恰表明,正是今天的娱乐文化抢占了人们的阅读时间。
服务于生产目的的专业化倾向也强化了“读书无用”的观念。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班牙思想家加塞特就发现,现代高等教育制造了一批头脑发达而视野狭窄的新人类——他们在专业领域无所不知,在专业之外一无所知。由于专业技能投资具有高回报率,大学生逐渐放弃了对广阔世界的关怀,满足于将心灵囿于一隅。他们很早就开始进行理性的职业规划,并在毕业前尽可能考取各类资格证书,同时也放弃了大学生活中本应享有的通识教育。
娱乐文化与专业主义联手,导致一种高雅的公共话语在日常交流中消失了,即使在精英群体内部也是如此。两位不同学科的大学教授坐在一起,除了衣食住行、校园八卦和新闻时事,他们尴尬地说不上几句正经话,因为两人之间的“文化公约数”也只剩下高中教育的课本内容。当我身边的高学历朋友表示没有时间阅读,或者没有听说过某本名著时,他们并不会显出丝毫的愧疚之意,反倒会奇怪为什么他们应该懂得那些。经典阅读作为一种文化资本,已经被挤出向上流动的身份象征物之列。读书也被视为一种普通的业余爱好,并列于下棋打球钓鱼等活动。
有读者会问,远离书本有何不妥呢?读书人曾经掌握的话语权力,为何不能让位给其他价值?一个世纪前,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以大师的口吻宣称:“……我们的文化的命运已经注定,我们将再度清楚地意识到多神才是日常生活的现实。”在这个众神喧哗的时代,为什么我们要特别祭拜智慧女神雅典娜呢?在我看来,读书风气不振,意味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走向平庸,在人类文明史上堕落到乏善可陈的境地。
听说大学生阅读时间减少,人们并不担心他们接受的信息量下降,甚至也不担心他们的职业技能欠佳,而是忧心于国民文化精神的失落和势微。广西大学教授李寅生曾调查过一个班级,他发现班上拥有《论语》一书的学生不足百分之五,而且没有一人真正读过此书,多数人只是附庸风雅地拿它当摆设。这里我们不必苛责学生——社会精英分子都不再读书了,学子为何还要在乎孔夫子讲些什么?
【读书益处的经济学解说】
可是,如果我们尚且不甘平庸,如何劝说今天的大学生走近经典?这并不是个容易回答的问题。爱尔兰诗人叶芝写道:“那姑娘在眼前亭亭玉立/什么古罗马、俄罗斯/还有西班牙政治/我哪有心思读下去?”希腊神话早就揭示了,在爱与美之神维纳斯面前,雅典娜理性的魅力是不足以与之抗衡的。
倘若学子们相信“书中自有颜如玉”,雅典娜至少还会获得工具性的价值认可,现实却是残酷的。君不见,赢得了“奶茶妹妹”章泽天芳心的幸运儿,正是京东商城老总刘强东。这一事件昭示着年轻人——若想亲近心中的女神,他们应当祭拜商业之神墨丘利,而舍弃智慧之神雅典娜。
此情此景下,我在人大老师组织的讲座上,又该如何面对大一新生,劝说他们仿效作家校友王小波读书,而非追随富商校友刘强东卖书?尽管我认为兹事体大,“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之类的动员口号还是羞于出口——它们既显得不合时宜,也未必真能打动师弟师妹。讲几句阅时心得,谈一段观后感悟,这类自说自话的分享放到书友俱乐部还成,拉拢新成员入会就不灵光了。思来想去,我准备采取直面诸神的宣战方式——世上有比章泽天的美貌和刘强东的财富更宝贵的事物,而一个人通过持续阅读就可以获得它。
论述过读书妙用的伟人遍及古今中外,这里不妨将他们的看法用时下流行的经济学术语归纳为三点。其一,书籍是其他欲望的优质“替代品”。今人都渴望提升幸福感,他们多在“开源”上下功夫,少在“节流”上作文章。现实世界毕竟僧多粥少,于是众人苦于“求不得”。读书不能增加供给,却可以降低需求,实在是一种很经济的生活方式。苏格拉底在集市上感叹:“这世上我不需要的物品竟如此之多!”德国哲人叔本华也说过:“我的哲学没有为我赚过一个子儿,却为我省了不少钱。”学得清心寡欲,书中自成神仙。
其二,书籍是一种尊贵的“地位物品”,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任何时代的政要富商无论如何显贵,仍然难逃被时间老人遗弃的命运。世间真正的高贵者,乃是那些历时长久仍被后世喜爱和尊敬之人。我们借助书籍恰恰可以接近这些伟大的灵魂,从而使自己的精神也变得高贵起来。灵肉均处于高贵地位的人物明白,这种内在的高贵精神体验,远胜于外在的社会地位承认。民国学者张元济当过晚清翰林,也担任过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在政界和商界位置都不低。他晚年反思人生,却借联语告诫后辈:“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书籍是达到圆满境界的“非卖品”。圆满是一种超越性的感受,指对世间事了然于胸,不再留有遗憾。就提升境界而言,一个人拥有的财富地位并无多大助益,反倒可能因名利负累,害其心术。这样的境界唯有通过读书获得,因为区区肉身有限,不可能亲历所有繁华,也不可能未经反思就把握其本质。一位美国哲学家曾对我讲:“我只有一辈子,所以选择做个哲学家。”看来此公已得读书真谛。圆满境界这种体验不像迪斯尼乐园,不可能通过交易获得,只有借助经典的力量,亲力亲为,拾级而上,所以我称之为“非卖品”。
娱乐文化、专业主义和高雅话语的缺失,使得智慧女神受到时人的冷落。我并不认为所有人都应该热爱书籍,也不幻想有朝一日图书馆会比超市更多。可只有当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读书的意义,我们才能摆正雅典娜与诸神的关系,留给她一座方便人们祭拜的神庙。
据说世界读书日起源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圣乔治节”。当地人传说勇士乔治解救了被恶龙困于深山的美丽公主,公主为此赠送了一本书给乔治。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对于有志于征服世界的青年,书籍是比公主的亲吻更好的礼物。
来源:腾讯
作者:田方萌,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师,专栏作家,关注领域包括迁移、人才、文化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