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1994年4月20日,中国通过一条64k国际专线接入世界,这个国家就无法避免地卷入一场新变革,这场变革涵盖了中国人的工作、生活乃至政治。而现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家正以一种更具破坏力的技术与更强势的颠覆态度参与到这个国家的变革中去,比如互联网金融。
《博客天下》以【中国互联网,未来5000天会发生什么?】为题组织了一期封面专题文章。在这个专题中,《博客天下》专访了《连线》杂志前主编凯文·凯利以及中国互联网5位重要企业家,他们试图从理论和个体经历两条逻辑去理解中国互联网的潮流与原始动力,探索未来的方向。本系列文章共有六篇,此为第三篇。前文有:《凯文·凯利:中国防火墙将消失,民众将监视政府》 、《张树新:瀛海威当年失败,是因为“它太早了”》。
在位于搜狐大厦顶层的玻璃房间里,我见到张朝阳。这间玻璃房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名流汇集,但在最近一年里,张朝阳只在极其必要的情况下,比如搜狐视频新剧发布或他出席明星活动时,才点亮玻璃房的灯。在3月19日那场长达90分钟的采访里,刚从闭关中走出的他与我保持着一种奇怪的隔阂,这种隔阂使他始终处在一种既兴奋又迷茫的状态——他经常答非所问。
看得出他在非常真诚地回答我的问题,但在很多时候,他的这种真诚反而使得问题变得难以回答。当我希望他回答,为何他在搜狐一切正常的情况下突然消失两年的问题时,他却开始努力地解释人类为什么会遭遇精神危机。
“人类大脑最近一次突变就是互联网的产生,我们每个人资讯接收量和信息接收量大大增加,这样容易产生精神问题……最后我们的大脑就成了我们的敌人,我们自己就成了enemy(敌人),我们的大脑会无限循环钻牛角尖,导致我们最后出现痛苦。”
在摄影师给他拍照的间隙,张朝阳告诉我,最近他一直待在“树林”里,是我提前把他从“树林”里硬生生地给拽出来了,本来他将自己的复出时间定在几个月后—那时,他将带领搜狐公司重返互联网的舞台中心。
他最后时刻的陈述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好奇这位中国“最爱秀”的互联网公司CEO是如何在一个技术创新主导的产品经理时代重新定位自己,又是打算通过何种手段重返互联网的舞台中心。
不可否认的是,张朝阳曾经引领互联网公司的营销潮流。
1997年2月,瀛海威的创始人张树新请来了《数字化生存》作者尼葛洛庞帝,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张朝阳自告奋勇上台翻译,并对媒体宣传他是尼葛洛庞帝的传人,他刚创立的爱特信公司也受到了尼氏的投资;第二天,大量媒体报道了张朝阳与尼葛洛庞帝的故事,而真正请来尼葛洛庞帝的张树新则沦为了陪衬。张树新在17年后仍然对我抱怨:“我请来尼葛洛庞帝是为了普及中国互联网知识,张朝阳却把他拿来出名。”
能够看出创业之初的张朝阳,当时有多么努力地想站到互联网的舞台中央。
如今的张朝阳,仍然保持着用新闻发布会和话题炒作自己的习惯。他说,他的营销术大部分来自“中国互联网第一人”张树新。当年,张树新把大部分的资金和人力都投在了瀛海威的宣传上,张朝阳也学着这样去做。
在中国互联网仍处在低级地模仿美国硅谷、产品形态趋同的时代,三大门户的竞争比拼的是广告投入与营销手段。虽然张朝阳缺钱,但很早赴美国求学,熟悉名利场规则的他却深谙制造话题之道,每次他都以此来谋取最大的曝光率。
由于融资不力,可供搜狐使用的资金仅是新浪的1/10。因此,张选择了最便宜也最有效的方法:树立个人品牌。一度,他像其他所有CEO一样大谈“泡沫就是互联网的革命”,并不时出现在各种公众场合,而私下里却在紧张地压缩成本。
张朝阳的成功史就是一部他个人的作秀史,1998年10月,他当选美国《时代周刊》“50位全球数字英雄”排在第45位。同时,他在天安门前玩滑板的照片被挂在《南方周末》的报眼上,被称为中国作秀史上第一人。
张朝阳作秀史的滑铁卢始于2009年,移动互联网时代前夜,新浪推出微博。尽管他跟进开发搜狐微博,并打算再次利用他擅长的营销术拉回人们在新浪微博的注意力,却尝到了失败。在那段张朝阳玩搜狐微博的时间里,人们关注张朝阳用微博直播大S和汪小菲的婚礼,记者们也乐于参加殷勤的搜狐微博美女公关们邀请的活动,但人们的热度往往只维持一瞬,并不足以撼动已经取得市场第一的新浪微博位置。
在2012年,张朝阳终于承认,自己亲自挂帅的搜狐微博在业务竞争中落败。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他说:“过去两年间,我们确实输掉了微博之战”。
这位喜欢作秀的CEO曾在微博中坦言,微博和微信扇了自己两个耳光。但如今他告诉我,“我们没有机会也不会直接做一个微信或者微博,但我们会做出更好的手机新闻客户端。”
现在的张朝阳希望借助搜索、视频、游戏、新闻客户端的用户增长,在媒体2.0社交网络服务领域卷土重来,但他说:“这完全取决于搜狐能否不断创新。”他认为,现在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创新有很多种,并非只有腾讯开发微信那样突然爆发的明星级产品,也有一种创新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创新。
他告诉我,搜狐未来的成功取决好的布局,“我们要寻求我们的突破点—我们的搜狗在腾讯入股之后如何爆发,从媒体平台到视频到搜狗到游戏都是我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张朝阳说,互联网的变革往往来自每天对产品细节的改善,通过提高运营效率、改善营销方式,积累到一定程度,在外界看来就会爆发。“要实现创新,就要做到内部高效率的运营和对用户产品感受有一种极致的追求。”
费力且认真地说完这些冗长且枯燥的理论后,张朝阳重重地躺向身后的靠椅,继续沉默。毕竟,这不是他习惯向外界侃侃而谈的营销之道,而更像是一位产品经理在谈论他的技术哲学。
但这并不意味着张朝阳愿意放弃以往擅长的营销套路。2014年4月2日,他再次出现在搜狐投拍的自制电视剧《匆匆那年》的片场,这一次他在片场“客串”了一次老师。当天,他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部文革时代有名的电影名字《决裂》。这部电影名字部分契合了他现在的行为和心境,在这个产品经理为王的时代,张朝阳的内心和理念都已经跟当年那位只为“博眼球”的他产生了细微的裂痕,但他仍愿意继续保持他以往在公众的形象—那个流连于名利场之中的娱乐大亨。
【本文作者韩紫婵,系博客天下记者;《博客天下》微信公号:bktx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