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登陆纳斯达克。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分析下新浪微博在如日中天之后的迅速衰落,会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对认真的经营者来说,上市不会是个最终结果,而是新的开始。那么接下来的漫漫长路里,如何快速止抑为扬,重得用户喜爱和追捧,将是微博团队的主要任务。
回顾发展轨迹,新浪微博的衰落全然是自己造成的,怪不得别人。尽管你可以找出一百个理由:信息质量下降,用户的私密性需求,技术有时不稳定,等等,也可以说是被微信朋友圈打压。但这都不是主要原因。就如你女朋友提出分手,她跟你说了一大堆原因,比如你抽烟、喝酒、不帅、没有起初的感觉了等等,但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你鸡鸡太小——主要原因压倒一切。
新浪微博衰落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给用户以足够的尊重。
作为最早一批用户,使用至今,对新浪微博我喜欢过沉迷过、爱过恨过忽视过。这互联网上能让你产生强烈情感的产品的确不多。这四年来,我经历了新浪微博在产品上的所有变化。我觉得我就从来没有被尊重过。他们的产品经理,看来是有着一大堆建立在空中楼阁上的计划,只知道按部就班地实施,却基本上不考虑用户的接受程度。有多少次产品新功能上线,用户一片哗然,在微博上奔走相吐槽,甚至多有威胁说再也不用了云云,这都没有被重视。而最后,的确有很多人如我一般,被折腾地心凉了,走了,再也不回去了。
比如“悄悄关注”这个功能。我不否认世界上的确存在着这种单恋单相思的情感,但是作为一个用户基数巨大的社交产品,你何必整得这么纠结?我一直认为,微博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区(“社交媒体”?)产品,兼有媒体与社交两个属性,在产品发展上,必须有所侧重才是。而新浪微博一直是在社交与媒体两个方向上齐头并进,试图在媒体方面承继新浪门户原有的影响力,在社交方面更要向QQ发起挑战,这样多线作战,产品迅速就平庸化了。
“密友”则是另一个令人叹息的功能。现在这功能已经不在线上了,当初推出的移动客户端,也都悄然下线了。这一番折腾,也可以理解为新浪微博在社交与媒体两个走向上的犹疑与自我否定。
我相信新浪微博在开始的最初,一定向Twitter学习了不少东西。(咱这里不说“抄袭”这俩字儿。对于能把老外的东西抄到中国来并解决中国用户的需求,我只能以手加额表示敬重。)但Twitter“重媒体,浅社交”的产品路线,在主干上一直特别清晰、执着而有力。做产品,尤其是大型的社交产品,一向是大智慧重于小聪明。而显然新浪微博没有学到这一点。他们聪明的伎俩用得太多,结果把这个产品整得太复杂了,太难用了,用户也就知难而退了。
究其根本,新浪微博其实只是一个巨大的商业计划,其存在只是为了商业利益,而非用户福祉。他们在最初的积累用户的阶段,既没有马化腾早期做QQ时的苦心孤诣,也没有扎克伯格起初在做Facebook时的艰难砥砺。他们丰厚的创业启动资金,瞅着国外成型的产品模式,埋头做着自己的事,根本不去考虑用户的感受。嗯,用户数量到这个级别了,我们该出那个功能了;用户数量到那个级别了,我们该出这个功能了……想必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都是以此考量推出时机,而不是由扎根于用户基层的产品经理所驱动的,也不是由替用户着想的精神力量来指使的。有些功能甚至可以说就是在欺负部分用户。这个团队是个没有信念的团队,或者说,是个只把钱财当信念的团队。
社交媒体,最重要的还是用户——作为“人”的用户,而不是作为可变现资产的用户。当用户察觉到被忽视,当用户发现自己的需求被冷遇,当用户发现产品的核心特色一直在飘摇,他们就会离开。替代品一直是很多,不是吗?
新浪微博衰落的原因,其实与MSN的完蛋绝相类似。很多人一直都认为是QQ打败了MSN,其实不是。是MSN自己把自己搞死了。在微软团队根本顾不上更新MSN这个产品的时候,在国内,MSN坚守着白领IM的定位,把QQ弄成了一个低端用户才使用的东东。而后来,当MSN开始异想天开地更新产品时,用户一轮一轮地被折磨走了……
现而今,作为一个商业计划,作为曹国伟雄才大略中的一枚棋子,新浪微博完成了第一步:上市。这着实可喜可贺。但如果还照着此前的路子去经营,那恐怕我们都没有丝毫理由看好新浪微博的未来了。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aksnap)
作者:安无蛋 我戴着一副有色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