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解析中国印度俄罗斯三角关系

近日有报道称,印度将在中印边界附近部署俄印两国联合生产的“布拉莫斯”新式巡航导弹,俄媒称这可能成为潜在中印冲突的制约因素。俄式武器,印度配备,暗御中国,这样的消息并不新奇,在“冷战”时期更可说是司空见惯,因为俄罗斯和印度本来就是半个多世纪风雨无阻的的盟友,而且在本次乌克兰危机之后有进一步走近的趋向。

值得注意的是,普京在3月18日宣示俄罗斯正式合并克里米亚的演讲中,专门挑出了中国和印度两国,就其对克里米亚问题的态度表示感谢。虽然世界上不少国家抱着幸灾乐祸的心理看待西方在乌克兰陷入的尴尬,但可以让俄罗斯正式表示感谢的国家并不多。正式支持俄罗斯的只有委内瑞拉、叙利亚等少数国家,都有各自的理由。委内瑞拉政府在国内面临着与亚努科维奇时期乌克兰动乱相似的局面——反对派在西方支持下举行反政府的抗议活动。而俄罗斯是叙利亚的长期庇护者,也是此次内战期间巴沙尔·阿萨德政权的主要支持者。相比而言,印度默默支持俄罗斯的原因则很微妙。

在克里米亚事件刚发生时,印度总理辛格的国家安全顾问梅农(Shivshankar Menon)在接受采访时就直言,俄罗斯在乌克兰拥有一定的“合法利益”,这是非常接近俄罗斯官方立场的。在合并克里米亚之后,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很快给辛格打了电话。后来印度政府发布的官方立场是支持各方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危机,但这种“和稀泥”式的中立其实是倾向俄罗斯的,因为俄罗斯在这个问题上是违反国际法和挑战欧洲既定秩序的一方,不公开指责就暗示着某种偏袒,何况印度官方声明也特意提到,应该保护该地区“各个国家”的合法利益,相当于重申了梅农的说法。印度在3月19日又正式表示,不支持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理由是印度从来不支持任何“单边举措”。

印度对俄罗斯合并克里米亚的暗中同情,反映了两国长期的友谊。早在独立之处,印度“国父”尼赫鲁就曾是苏联经济模式的热烈崇拜者,受其影响,印度外交至今带有某种“尼赫鲁主义”的“反帝”与亲俄色彩。“冷战”时期,在苏联的鼎力支持下,印度方才在重工业、航天、军工、核能等领域打下不俗的基础。

“冷战”时期的关键事件是,印度在1971年印巴战争前夕与苏联签订具有军事性质的《和平友好合作条约》,从而有了底气来冒着美国和中国反对的风险支持东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独立,在当时呈现出苏联、印度联手对抗美国、中国、巴基斯坦的格局。在印巴克什米尔冲突中,苏联还支持印度对其“查谟-克什米尔邦”的主权。印度的军备进口至今在很大比例上依赖俄罗斯。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度奉行亲西方政策,对俄印关系有所忽视,但普京上台后又重新强调俄罗斯在亚洲的传统影响力。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俄罗斯明确支持印度取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在后9·11时代,两国都声称受到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威胁,明确支持对方的“反恐”。

地缘政治态势决定了俄罗斯和印度两国互为天然盟友。俄印关系历经20世纪中叶至今的风风雨雨而始终保持稳固,可以说是久经考验,而印度对俄罗斯也比较信任,觉得它不像美国那样,与巴基斯坦走得很近,对印政策在遏制与拉拢之间摇摆不定。而印度虽然和俄罗斯保持亲密关系,但形式上仍坚持不结盟立场,这保证了它在取得外交利益的同时,不至于被搅入西方与俄罗斯的大冲突之中。

通过在俄罗斯与西方之间左右逢源,与西方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不像日本等国那样在外交上依附于美国,这也符合印度精英阶层对其在未来取得“超级大国”地位的战略构想。印俄关系的的一块短板是经贸纽带仍不够紧密,2012年刚刚超过110亿美元,甚至远不如中印贸易,但政治与军事原因已足以构成两国接近的充足理由。

印度这一次以默认的方式支持俄罗斯的举动,并不会多么开罪西方,因为无论印度还是西方,都从来没有认为印度牢固地位于西方的阵营之中,西方即使因此而对印度不满,也将是非常有限的。去年底印度女外交官在美国被捕事件也大大损害了美印关系,甚至让印度感到受到美国的轻视。而面对西方的制裁威胁,普京必须发展“东向”的外交关系来制衡西方,所以印度这个“远水”的确在紧急时刻解了俄罗斯的“近渴”。这两个迫切需要彼此的国家实现了各自的利益最大化。印度正在举行全国议会选举,并在5月形成新政府,但即使这一次人民党上台,对外政策也不会有大的改变。

印俄走近也让人想起所谓的“中俄印三角”概念。这一概念由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提出,并曾得到西方媒体热炒。然而“中俄印三角”现在只是一个看起来很美的遥远构想。中俄印三国除了地理上接壤外,和与西方关系相比,相互之间的经济文化纽带极为松散。而且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三角形中,俄印关系是最亲密、潜在冲突最少的一边,从未在历史上为敌或交战过的俄印两国,在文化上的相互认同程度也很高。而中印、中俄则分别存在公开或潜在的领土争端,彼此猜忌甚深,在争取未来国际秩序中的地位方面也存在竞争关系。这就可能使中国在这个三角中成为某种“陪客”。当前俄罗斯和中国在中亚也存在着某种竞争关系,而俄罗斯可借拉拢印度来达到制衡中国的作用,在“冷战”时期苏联恰好就这么做过。

《经济学人》杂志在去年4月曾发表文章,劝说印度在国际战略方面应该“有所作为”,放弃“过时的不结盟战略”,正式表明态度加入西方的阵营,只有这样它才能成为强国。然而,西方其实似乎并没有资格在战略方面做印度的老师。印度作为国际核俱乐部的挑战者,却被美国和苏联两个最先研制出核武器的国家默认为有核国家,并在民用核技术上展开合作,这本身就是很成功的。而印度继续维持不结盟的官方政策,这种“积极的暧昧”其实有助于它收获更多的外交果实。

自立国以来,印度外交一直试图达到三个目的:成为世界性大国,成为“第三世界”的盟主,在南亚直至印度洋享有主导地位。相比中国而言,印度的国际安全环境要好得多,如果不是纷繁复杂的国内问题牵绊了它的脚步,它本应取得比今天更高的国际地位。

这一次的克里米亚危机,揭开了20多年来蒙在大国关系头上的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各国开始更加坦率无忌地声索国家利益,印度也不失时机地向俄罗斯示好。有些讽刺的是,克里米亚危机开拓了印度外交的战略空间,却给了美国另一个攻击中国的武器,即宣称中国有可能效法俄罗斯来以武力在周边夺取领土,从而借此强化与日本、菲律宾等国的同盟,遏制中国在东亚影响力的升涨。

近一周来,美国官员的发言已表露了这个明显方向。或许,过早地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并不是什么好事,它会给一个国家带来太大的压力,并有可能遭到围堵,而低调却有低调的乐趣与实利。

本文原标题:《印俄走近:旧盟友的新生》

作者:刘波,财经媒体人、译者,关注国际、经济、法律、公共政策、历史等领域,译作有克鲁格曼《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等。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