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原腾讯网(或某门户网站)科技中心总监程苓峰开始专职做自媒体,其在微信上开设的“云科技”走红,让“自媒体”一词被大众熟知。今年年初程苓峰推出微信广告,报价为每天1万元或是每3天5万元,此后几个月时间13单生意收入15万元。
一时间舆论哗然,自媒体也可以赚钱?但更多业内人士认为,程苓峰依是依托个人的人脉资源,而不是一个有效的商业模式,做自媒体只能走向死胡同。
近期出现的两例商业变现案例却试图颠覆这一观念:一是号称微信财经第一联盟、精准覆盖百万财经人群的“犀牛联盟”宣布,在未来3年内将获得不低于2000万元的整合营销费用;二是积累了30万微博粉丝和15万微信订户的资深媒体人罗振宇发起会员招募活动,在6个小时以内募集的金额高达160万元。
是什么原因让影响力变现成为可能?变现背后的商业模式是什么?自媒体将来的发展又面临什么机遇和阻碍?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微信出现之前,还没有一个平台能够真正实现内容创造者与用户“一对一”的互动。i天下网商主编许维认为,微信公众账号订阅者=潜在用户=资产。不要把经营微信视作简单的营销行为,而要把它视作积累资产的过程,为它所付出的钱不是费用,而是投资。
投资即是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在自媒体大军中,要想脱颖而出,单打独斗渐渐不再适用。变现的前提在于足够的影响力,而影响力来自优质内容和专业运营,团队作战、强强联合才有可能让自媒体在通往“钱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罗振宇推出付费会员制的底气来自于数量与质量兼具的微信订户,而此前终端订户获得的是每天早晨一条60秒的语音和一篇文章。这背后不是罗振宇一个人在战斗,而是由六七人左右的团队分别负责内容制作和商业运作。
在罗振宇“忽悠”之下入行的前央视主持人王凯近日推出视频自媒体产品《凯子曰》,团队也由5-6人组成。由王凯负责主讲和选定题目,有专门的人去找各样故事,有专门的人负责运营,进行品牌管理和信息维护。
与此同时,犀牛联盟的战略是不断将其他自媒体纳入旗下,凭借联盟的规模效应和成员的资源互换来增强影响力。在“联盟约定”中,联盟成员可进行互推,联盟为成员提供推广机制;从联盟带来的广告收益,成员与联盟的经营收益比例为5:5。
靠广告还是用户?
国内现在已有5 .64亿网民和11 .46亿手机用户,早已进入全民记者和人人传播的时代,内容生产的“零门槛”为自媒体提供了机会,但是赚是赔靠天吃饭,盈利模式一直不清晰。内容-用户-广告,这是传统媒体的运作模式,在这个模式之下,自媒体是否走得通?
内容和商业化之间存在着永恒的矛盾:不商业,无内容,没有物质回报,不利于内容的持续供应,这一点对于自媒体尤甚;另一方面,影响力变现会破坏优质内容,进而可能消解自媒体的影响力。
业内人士“简六”曾撰文指出,自媒体具备速度、阅读体验、内容、信誉以及受众五个方面的优势,劣势则为量产水平、渠道能力和商业化能力偏弱。
自媒体的优势在于其独立性,商业化之路若是寄情广告并非长久之计。不靠广告,靠用户,罗振宇是第一个成功案例。5000个标价200元的“发起会员”和500个标价1200元的“铁杆会员”几小时内售罄。通过“众筹”的方式来维护内容运营,背后的逻辑也清晰可见:用户选择自媒体,更多的是被其内容、信誉和个人品牌吸引。
但通过“众筹”获得“打赏”也并非易事。据报道,资深记者刘建锋在7月初就发起了一次类似于罗振宇的“众筹”,他的目标是以自己的独立调查每年完成若干作品,然后集结成册。但一个月之后,他包装出的售价为100元的“阅读权”仅仅卖出了928份,原计划是2500份,而售价3000元以上的几个关于调查新闻的讲座无人问津。
将影响力从线上转为线下,将订户变为铁杆粉丝,为自媒体的盈利带来了更多可能。罗振宇在会员方案中提出“建筑一个十万爱智求真的读书人的社群”,它之所以迅速被接受,是基于用户的新鲜感、对个人品牌的认可以及对未来线下活动的想象。如何在线下维持自媒体的信誉和影响力,是自媒体人面临的一大挑战。
仅仅依托用户也存在极大风险,当与用户之间的对接渠道受限,自媒体的盈利模式也将不复存在。自媒体人大多通过社交平台以文章、视频、语音等形式向用户提供内容,但不久前微信5 .0将订阅号折叠到二级页面后,打开率下降对公众账号的经营产生一定威胁。有评论指出,微博的热度下降就是因为媒体性质太重,从而变成了虚假广告的集散地。微信若想维持其竞争力,势必会把媒体的属性调低。
被六神磊磊指摘的周冲,与被公众嘲讽的王利芬,最终都可以化约成对10万+的无底线痴迷。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 尼德罗
成 就
2000年,央视经济频道推出了全新改版之后的一档谈话节目——《对话》。《对话》节目每次时长60分钟,是当时央视播出时间最长的严肃节目。
那一年,王利芬正是《对话》的总制片人和主持人,茅侃侃因为地理会考不及格退学,被爸妈带到四川绵阳科技城的一所重点高中继续求学。
之后的6年时间里,王利芬先后参与创办了《经济信息联播》《全球资讯榜》《第一时间》等节目,并在赴美访问归来后创办了影响力经久不衰的创业真人秀节目《赢在中国》。
而茅侃侃很快就从重点高中退学,拥有计算机天才的他选择先打工,再创业,最终成了国资背景的MaJoy(时代美兆)公司的总裁。
在这6年期间,我不知二人是否打过照面,不过,这并不重要。
2006年,中国的网民数量只有1.3亿,互联网创业还远没有普及到大众层面。但就在那一年,戴志康、茅侃侃、高燃、李想四位80后创业者被邀请到了《对话》栏目。
在镁光灯的映衬下,23岁的茅侃侃尝到了年少成名的滋味。节目播出的当晚,茅侃侃收到了200多条问候短信,其中不乏一些合作机会。
▲茅侃侃参加央视财经的《对话》栏目
尽管王利芬当时并不在《对话》栏目担任主持人了,但在客观上,王利芬参与创办的节目成就了茅侃侃。在那一刻,媒体是美丽的,媒体放大了他身上的个性和光芒,让公众认识了他。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当年的“网红”。
所以,王利芬与茅侃侃的深度联系,可以追溯到茅侃侃暴得大名的这一次露面。
之后的近12年里,茅侃侃的创业生涯一直起起伏伏,并未取得真正令人艳羡的成功,倒是他在抑郁症期间写的两本书名俗套的书(《像恋爱一样去工作》《在那西天取经的路上》),比他就职的公司更容易传播。而王利芬辗转多方,创立了自己的公司,继续扎根创业和投资圈。
两人的特征有点类似,个人名气比公司名气都要大。
“创业成功(我们姑且把上市当作成功的一个标志)是一个低于万分之一的小概率事件,而每一个创业者都在遥想上市这一天,因此,失败者将是绝大多数。”
这是王利芬在个人同名微信公众号的第一篇10万+推文《王利芬:34岁的茅侃侃离世,掀开了创业残酷的一个角落》中的一段。如果没有在1月25日选择在家中自杀,那么茅侃侃也许就是“绝大多数”中的平凡的一位。
而即便创业成功,王利芬也并不认为他们就会快乐。王利芬在推文中继续写道:
“今天我们细看每一个成功企业家的脸你会发现……他们有钱了其实不能过有钱的日子。即便在最耀眼的舞台上,也很难在那些成功的企业家的眼中看到真正的快乐,他们的笑都是肌肉性的反射和礼节性的反弹,快乐是他们生活的奢侈品。”
▲《王利芬:34岁的茅侃侃离世,掀开了创业残酷的一个角落》
所以,看起来,即使茅侃侃走上真正意义上的人生巅峰,王利芬也并不会真正羡慕。
不过,人是很复杂的动物,王利芬也许不会羡慕顶级富豪的生活,但她却对自己公号文章突破10万+充满了期待。而成就王利芬这一小小梦想的人,正是已经死去的茅侃侃。这算得上是两人的第二次深度联系。
某种意义上,王利芬创办的《对话》成就了茅侃侃,而茅侃侃的自杀也成就了王利芬的10万+梦。二人的互相成就,并不以二人的设想为轨迹,而是以一种曲折相连又顺其自然的情形出现,这大概就是世事运转的玄机所在。
舐 血
如果王利芬在昨天早上没有被自己公号的第一篇10万+冲昏头脑,那么上面说的玄妙的相互成就称得上是一种完满。但1月26日早晨的王利芬显然未能保持她在舞台上主持时的冷静和敏锐,她失态了,而且很严重。
“今天早上起来,发现我在王利芬公众号的文章《茅侃侃的离世,掀开了创业残酷的一角》今天早上达到了10万+……我的微信公众号从未达到过10万+,努力皆有可能,达到目标的速度比我想象的要快很多,先高兴一下。请朋友关注我的公众号……”
在这条微博的下方,她选择了一张自己主持时大笑的照片作为配图。
▲王利芬“庆祝10万+”的微博(现已删)
王利芬称得上是传媒界的大佬,自己的文章上了10万+,未必是文章写得好,而一定是踩对了步点,蹭对了热点。在王利芬1月26日的第一条微博里,悲伤与大笑,死亡与兴奋,冲突显眼格外刺眼。
很快,她的微博就被各种恶评、讽刺所淹没。排在第一条的热评是“人血馒头好吃吗?”王利芬很快意识到了不妙,她选择了道歉。
这种做法有利于息事宁人,至少她的后续举动没有促使问题持续发酵,她只能寄希望于时间来洗刷她的不堪。
但明星创业者死后的尊严却不容玷污,依旧有很多媒体,其中也包括很多和她公号一样的自媒体选择介入此事。
一时间,王利芬变得比茅侃侃更具话题性,她的不当发言因为毫无可辩护的空间,所以成了自媒体统一射击的靶子。
面对足以撩拨读者的死者,媒体在聚焦时常常是兴奋的。只不过,写作者必须在缅怀和消费之间,划出一条界限分明的红线。
在缅怀的时候,姿态是有讲究的,你可以借机引申到其他话题,但你不能不保持必要的哀伤和严肃。即使面对大奸大恶之徒,你要做的也是义正言辞地声讨,而不是不负责任地戏虐。
▲茅侃侃
文章一旦突破人伦底线,缅怀就成了消费,议论就成了舐血。王利芬在10万+的推文中恪守了底线,但却在微博上踩到了红线。
事实上,类似王利芬公号推文的爆款文不少,但他们姿势正确,也没有在微博上晒兴奋,于是也就安稳获得了“合法舐血”的资质。
所以,王利芬一点不冤。在公共场合,一个丧失场景切换能力的名人,基本上就是在不断给自己挖坑。
洗 稿
对10万+的迷恋,使自己下意识的想法变成了微博内容,王利芬把自己推上了民众批斗的广场中央。在那一刻,她让自己成了活靶子,也证明名气有时是一种负资产。
社会是不公的,但也是公平的,后者常常以不经意的方式呈现出来。作为名人,王利芬必须谨言慎行,而作为水面以下的普通自媒体人,则享有肆意妄为的特权。这种特权类似普通人在公共场合吐痰的行为,被惩罚的几率极小,需付出的代价很低。
▲王利芬致歉的微博
王利芬是微信公号的迟来玩家,当她还在电视媒体领域纵横驰骋、不亦乐乎时,第一批自媒体人已经悄然崛起。
在资本的游戏规则中,趋势是最恐怖的东西;在社交媒体时代,趋势的累加速度前所未有。大势之下,王利芬也不得不寻求微信上的话语权,而她面对的是一个近乎瓜分完毕的殖民世界。
想象一下,如果是王利芬的编辑,往往是一个90后甚至95后的年轻人,在公号开张半个月后就获得第一个10万+,发条微博表示庆祝,一定不会酿成类似争议。
而事实上,在微信公号的编辑界,在那些完全没有名气的年轻人眼里,10万+就是比别人的生命更重要。毕竟,别人的生命是遥远的,不受自己的掌控的,而10万+是自己的,可以纳入KPI的。
在微信公号界上,每一个草根起来的大号都有一套生产10万+的独门秘诀。紧扣热点,标题夸张,妄下判断,勇于抄袭,善于洗稿……这个领域并没有什么自律守则,更谈不上有什么行业协会,底裤脱到什么位置,全靠自己的修为。
在茅侃侃自杀消息刷屏的当天,六神磊磊扒周冲的文章一样火爆。
被六神磊磊指摘的周冲,与被公众嘲讽的王利芬,最终都可以化约成对10万+的无底线痴迷。只不过一个是洗他人的稿,一个是消费已死之人。
在没有任何行业自律的微信公号界,抄袭本来是快速制造10万+的一条捷径,只是微信官方设立了“原创”制度,阻止了一批抄袭能手大展宏图。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很快,一些人发明了用洗稿的方式继续制造10万+的办法。相比抄袭,洗稿需要的能力较高,事后自我辩护的空间更大,所以深受一些无力日更,雄心勃勃和缺乏底线的号主的青睐。
▲六神磊磊发文谴责“洗稿”行为
只不过,洗稿并非一条可以一往无前的康庄大道,而是有一个固定的天花板存在。这个天花板很显眼,那就是名利双收。当周冲年入百万,目标千万的时候,她已经到达了天花板,丧失了洗稿的特权。
就像王利芬不能在广场上吐痰,周冲也不能再洗稿了。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利用名气套现开上宝马X6,代价就是需要在公开场合保持一定的节操。
但改变自己是很难的,尤其是改变成功的自己更是难上加难。路径依赖的魔力会常常超出当事人的想象,而财富、地位的诱惑更令人无法进行壮士断臂。
所以,六神扒皮对洗稿者的启示很直接,那就是在现有的维权机制下,你有能力你就洗,但你别出名,别爆红,否则“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当然,名利场光怪陆离的景观,远远比不上人性内在的复杂多变。有情有义的茅侃侃熬不过自己的低谷期,致力于支持年轻创客的王利芬亵渎了离世的创业者,勇于打破体制枷锁的周冲爱上了洗稿,温文尔雅如六神磊磊竟然也愤怒了。
*本文标题为编者所拟,戏仿王利芬女士10万+文章的标题,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