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莫愁:走出奢华根治公务接待“顽疾”

中国各地悄然建起的“廉政食堂”,正以公务用餐文明打破铺张浪费的恶习,引领科学文明的餐饮消费模式。(《人民网》,3月23日)

“一顿公务宴,数亩农民粮”。一直以来,老百姓对公务接待标准诟病颇多。公务用餐常导致大量食物浪费,因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从根本上遏制“舌尖上的腐败”。

革除公务接待不良风气,创立公务用餐文明,已经到了不仅接待者认为应该改,连被接待的人也承认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目前,各地对公务接待的标准均有一些探索,各地区党政机关不仅建立健全了食堂节约用餐制度,还对反对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进行了评估,将“三公”经费支出按要求进行了公开公示。

俗话说“魔鬼在细节中”。改革公务接待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空谈节约,而应强烈关注操作细节。如何构建起“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透明”的公务接待新风,从以往的经验可以得出,根治公务接待顽疾,需要标准明确、管控严格、全面公开的制度,需要在改革全局中统筹解决。

要规范公务接待标准,减少隐性开支。明确公务接待的范围和标准,让相关人员有章可循。只有堵住每一个可能产生奢华接待的“空子”,才能走出奢华接待屡禁不止的怪圈。

要让公务接待公开化、透明化,杜绝暗箱操作。为保证公务接待标准执行到位,相关单位应定期向社会公布公务接待账目,接受群众监督。对超标准公款消费行为,有关部门要及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要继续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公务卡有迹可寻,能详细记录交易内容、数额、时间、地点等信息。报账时,财务人员须从银联或银行数据库下载消费信息到国库支付系统,才能完成报销流程,财务、审计、纪检部门可以随时查询,不仅可以监督结果,还可以监督过程。

应进一步完善公务接待的财务预算和审计、考核问责制度。只有将刚性的制度约束、强有力的舆论监督、严厉的惩戒机制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规范公务接待。

好的制度一经建立,就如同种下顽强的种子。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落实并不断完善新的公务接待制度,坚持标本兼治,我们就会拥有一个从工作出发而不是为人情所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的发展环境,牢牢树立风清气正、务实为民的党风、政风。

(文/李莫愁)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