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短短十个字,意味着酝酿多年的公车改革将在今年得以启动。(《京华时报》,3月6日)
一直以来,领导干部就有享用公车的特权,它似乎已经成为官员的标志。而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已经成为官员平民化走出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公车改革,由来已久。1994年,中办、国办联合颁发了《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明确要求:“部长级和省长级干部按一人一辆配备专车;现职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干部,保证工作用车和相对固定用车。”由此,陆续掀起公车改革浪潮。2009年的杭州车改被认为是最彻底的车改。其中包括,所有局级领导干部全都取消专车;自行解决出行问题,市财政给予一定补贴,职务层级最高补贴2600元,最低300元。这一货币化改革是目前公车改革的一个方向。
公车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是缩减财政支出,厉行节约。所以,各级领导干部在执行货币化改革上,要多走访,多调研,最大程度减少财政支出,不能以公车改革来增加职工待遇,增加财政支出。
公车改革近20年,改革成功的至今成效甚微,因为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是公车改革的推动者和执行者,同时也是公车改革的对象。公车改革的实质,在于削减领导干部一部分既有福利,如果改革方案不能得到公车受益者的认同,就有可能成为深入推进改革的阻力。所以,领导干部要转变思想,积极支持公车改革,杜绝“车轮上的腐败”和“车轮上的浪费”。
公车改革应该往哪儿走,说起来也简单,那就是以公众认可度为准。要想得到公众的认可,首先领导干部就要消除普遍存在的特权思想,改变心态,彻底扭转领导干部专车是福利、特权、地位和权力象征的观念,公车改革才能成功。
(文/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