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禾:党员干部不能当众剔牙?

2月25日,四川彭山县下发《彭山县党员干部“去官气”具体要求》,全县公开“十个不准”,包括不准在公众场所叼烟、剔牙齿、衣冠不整,不准在群众和服务对象面前背着手讲话、用手指着群众讲话、爆粗口、说脏话,并鼓励群众以拍照、短信等方式举报,凡有违者,将被教育纠正甚至纪律处理等。(3月3日人民网)

恐怕谁也想不到,“剔牙”一词,鲤鱼跃龙门,一下子“跃”进了党政机关的红头公文中,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将其用于了党员干部“十个不准”,不得当众剔牙!姑且先不说其功效如何,笔者由衷佩服“去官气”红头文件作者的“心思细腻”,也更为佩服当地为整顿干部作风下手之“狠”,当然也得叫好。

众所周知,普通人在他人面前剔牙、说脏话等行为,着实有伤大雅,是一个人思想道德不合格的表现,往往会让人躲而远之,但也仅仅如此。但如若一名党员干部在群众面前上演同等动作,可能其意味就不止这些了。

长期以来,少数党员干部对自身形象要求可谓是见高不见远,一方面在诸如大会现场、电视直播等场合正襟危坐,完美演绎自我修养,另一方面却在办事群众面前趾高气扬,甚至直接置之不理。个人工作生活中的不良细节若不除,如何与群众将心比心、如何与群众打成一片?反而会在不经意间拉大与眼前群众间的距离,引起群众的反感,更会形成一种对公职人员的负面影响在社会间传播,以致于为民服务之事尚未开始,足下群众之心早已远之,造成政策传达不到位,群众配合不积极,事倍功半。为打造好面向群众心锁的开门之钥,各级政府也为此作了不少努力,一次次要求时刻心系群众、提升服务态度,可一些“官气”十足的要求,很难落到干部的脚上。

有过面试经历的人都知道,在面试考官前的第一印象,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面试的成败,美国戈德曼出版的《第一印象》中,也阐述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彭山县政府的“十个不准”,虽为治标之策,也总算在第一印象的关口上提出了具体“官方”要求,是一把良好的开门之钥,党员干部执行起来依葫芦画瓢,理应不难。

如此接地气的“十个不准”,犹如用一颗颗螺丝钉,固定住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没有丝毫推诿搪塞余地,以此为标,而人民公仆服务思想才为根本,唯有再不断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标本结合,党员干部优良作风方可水到渠成。

作者:冬月禾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