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专研互联网金融的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黄震悄悄地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百余字的消息。不料,这条消息马上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
文/厂花 创媒工场
【从微信群中解脱】
各位群友,我今天从美国启程回京,回国待一个多月。现在微信已绑架了生活,已有微信群和信息量太多,每天无法读完和回复。强烈要求邀请入群规则进行修改,拉入前须经本人同意。若以前没有及时回复,请各位多加谅解和海涵!
这次回国日程紧张,我已安排事务繁多,恐怕更没有时间上微信和回复,不敢多有得罪!抱歉我准备先退出几百个微信群,尝试在微信上闭关静修两月。刚刚退群手指都按麻了!有事请邮件、微博、微信、私信、手机短信或电话等多种方式联络!万望请各位群友理解支持!两个月后若有必要,请拉我回有关的群里
互联网金融这个炙手可热的领域与微信这个无所不在的通讯工具,最终让素来温文尔雅的黄教授忍无可忍。
在使得工作与生活、远方与本地的界限消弭,甚至将上级与下级的鸿沟拉平之际,微信也将普通人的生活绑架。
牛津大学人类学家邓巴提出的150人定律想必大家都有印象,就是说人类智力范围的极限就是拥有148人的社交网络,四舍五入一下就是150人。目前,微信群普通用户的权限分别是40人、100人、150人等几个规格。更早之前,微信曾开设过可以容纳三五百人的微信群测试号,但目前均已终止。
所以说,四个40人的微信群、两个100人的微信群、一个150人的微信群,粗略统计已经接近人类智力范围的极限。当然,按照微信群的活跃度、社交网络人员的重复度来说,单个用户的微信群极限数应该会有变动。如果拿QQ群来做比较的话,有媒体披露过,大学生普通拥有10个以上的QQ群,信息过剩和信息管理是很多人遇到的棘手问题。
更大的麻烦是QQ群时代,至少还有手机可以分担社交联络的任务。进入微信时代,手机彻底给废了!
有腾讯内部人士透露过,当前用户打开手机80%的时候都在看微信。打开微信能干什么?除了刷朋友圈就是聊天。这里面,个人用户的主动权能有多少呢?恐怕最难逃脱的就是微信群了吧。
互联网公司员工必须是最有发言权的一批人。一位在美食评论网站工作的朋友就曾吐槽,公司内部大小项目一律微信群说事不说,但凡遇到需要跨部门调配的项目,高层直接跨部门拉相关人员到微信群。当然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这种做法有很多的好处,比如增加创意、确保执行等等。不过,对于牵扯到其中的员工来说,事实上是多了无数的婆婆。每一个婆婆都存在于7X24小时不间断的微信群中。
面对信息生态环境的改变,每个人都在做出选择。但我们真的能绝对摆脱社交媒体无孔不入的攻势吗?在打碎生活时间轴的看上去好像仅仅是微信,但事实上,互联网技术的介入正在重新组合各个行业的时间和空间,即便你卸载了微信,难以抵抗这股强大社会潮流。
一周前,厂花下载了一款名叫“学霸拯救地球”的应用。它的功能在于在规定时间内锁定手机功能。如果你在此期间使用了手机,这块应用就会在你的朋友圈爆料你缺乏定力的行为。也就是说,如果带来社交压力的媒体是魔鬼,那么打败魔鬼的办法竟然是魔鬼本身。这个悖论也许已经注定了,这款应用在厂花的手机上成为僵尸应用的结局。
再回到那些在微信,当初公众号里“火”起来的这批自媒体人,就像当初在博客时代或微博时代火起来的那批博主一样。在吸引了大量“粉丝”之后,很多人换来的可能是一个几近虚脱的身体。因为过量的信息或互动,已经超出了人类肉身的极限。
黄震退群宣言,表明逃离微信朋友圈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用户的声音。因为任何一个强大的运用或工具,当它的力量强大到控制或绑架使用者本身,那么它的衰败也就开始了。当微信中的有效信息越来越少,噪音越来越多的时候,敏锐而具有信息优势的人最先选择逃离,接下来可能就是他们的Followers!
虚拟热潮过后,人们会更乐于在现实中寻求乐趣。
前几天问一个朋友,你用微信吗?
废话,当然用了。
那你会更新微信吗?
会,有更新就更新呗
那你知道微信推出了什么新功能么?
新功能,不造啊,用起来还和之前一模一样。
这样的微信用户估计不在少数,大部分用户估计都在用一些基础功能,比如单聊,群聊,语音,视频,读读公众号的文章,做个支付,发发朋友圈,也就是使用微信的全部了,以至于微信增加的很多新功能大家都不知道。微信客户端最近几个月更新的还是挺频繁的,说实话增加了不少功能。我使用东西喜欢物尽其用,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所以每个自己常用的软件更新我都会仔细的去读它的 Release Notes,如果只是 bug fix,就一掠而过,如果有新功能,一定会试上一试。
现在我们来看看微信最近更新了哪些有意思的功能(对我来说有用的)
1、微信聊天里的内容查找功能
这个功能一直在增强,最初只能通过全文检索查找并定位聊天内容,现在你可以通过日期、图片视频、文件、链接和音乐来查看聊天内容。最新增加的功能是交易,点开交易链接,你可以看到这个会话里所有的红包和转账信息。
2、可以对图片和视频进行编辑
最初增加的是图片编辑功能,发送图片或处理微信会话里的图片是,可以通过预览或长按的方式对其进行编辑,可以涂鸦、粘贴文字、添加表情包等,然后直接将其发送给对方。编辑后的图片会自动保存到你的相册之中。
3、消息提醒
这是今天11月份增加的功能。你收到了一条任务或备忘类型的消息,准备稍后处理,可以长按并选择提醒,然后设置提醒的时间即可。到时间了微信会发送通知提醒你。
这个功能非常有用,我以前的处理方式是放到收藏夹里,然后养成定期看收藏夹的习惯。这个提醒功能非常适合微信重度用户。
4、屏蔽与自己无关的朋友圈评论
这个功能也不错,以前你评论完别人的朋友圈之后,后续的人再评论你还会收到红点通知和消息列表,其实很多信息是无关的,这个信息干扰可以通过屏蔽朋友圈评论去处理。方式也很简单,只要在评论消息界面上左划点击「不再通知」即可。
5、收藏功能的增强
收藏的功能一直在增强,上次张小龙做公开演讲的时候就提到了这个功能,迭代这么快,我估计是因为龙哥是收藏的重度用户。嗯,我也是。
现在收藏里可以放图片、视频、富文本、位置、录音,还能写待办事项,微信里的所有内容都可以直接扔到收藏里,检索功能也极其方便,能放进收藏的,都提供了检索方式。
最近新增的功能是把收藏里的笔记保存为图片,或者直接分享到朋友圈里。这俩基本上可以替代所有的便签类应用了。我想这个功能后续一定会继续快速迭代,毕竟龙哥是重度用户嘛。
6、已撤回的消息再编辑
这是最新一个版本提供的功能。很多时候我们使用撤回,并不是发错群或发错人了,而是写错字了。现在当你撤回一条消息的时候,会留下一条记录,还有个「再编辑」链接。点击那个链接,消息会重新出现在输入框,改改之后重新发送就行了,非常贴心。
7、语音聊天和接电话没啥区别了
这个没啥可说的,打电话的场景本来就少,现在基本上可以抛弃这个原生功能了。
针对 C 端用户,微信团队一直不紧不慢在做迁移默化的迭代,在不打扰用户的情况下增加和删减内容,有些人看到了,有些人没看到,有的人喜欢探索,有的人墨守成规,这个平衡掌握的很好。微信的发现页和钱包也基本上可以包揽人们的衣食住行了。
对于 B 端用户,重兵投入的小程序一直在突飞猛进,各种能力不断释放,如果你要创业或者发展新业务,扩展老业务,小程序已经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领域,无论是获客还是流量,小程序的潜力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极客时间明年肯定会做小程序的。微信内的企业服务能力也是有增无减。
唯独微信公众平台,演进实在是太慢了,一两年过去了,除了感受到阅读量下降,几乎感觉不到其他改变。对于独立作者,能数出来的变化:微信后台的编辑器好用了一些,增加了互选广告功能,但操作极其繁琐,线上线下联动,远不如自己接个广告合作简单直接。我使用了一次就放弃了。对于微信公众号,微信团队始终秉持了去中心化的策略,没有推荐,没有优劣之分,也就是说,无论再好的内容,只要不是标题党,不追热点,不煽情,不写乱七八糟的东西,就没有新的流量进来,以前积累了多少用户,现在就是这些用户了。
并且,现在微信文章的阅读成本非常高,你要打开微信,找到订阅号,找到订阅的公众号,再找到你想读的文章。如果你的读者没有把你置顶,能不能读到你的文章基本上就是靠运气。
请将 MacTalk 置顶,谢谢。
如果你是个人作者,想花点钱通过投广告增加订阅,对不起,个人没这个资格。对这些作者来说,增加订阅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互推,但是推来推去,还是那些人,无非是大家交换读者,并没有新的流量进来。我自己懒得做互推,所以很长时间订阅读者涨涨跌跌,基本上没啥变化,全靠老用户撑着。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要感谢你们。
整体来说,微信公众号的阅读数和影响力,我个人感觉是在下降的,也许是错觉。那有什么好办法吗?馊主意当然有,但我说了微信团队也不会采纳,他们有自己的规则和策略,做为用户,我们无论拭目不拭目,都得等着。
最近关于公众号的一个更新就是微信文章列表采用了沉浸式卡片设计,非常喜欢。但也就到喜欢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