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市五华区检察院批准逮捕网络名人“边民”。“边民”,真名董如彬。警方认定其涉嫌虚报注册资本、非法经营、寻衅滋事等三个罪名。董如彬承认,自己收人钱财,替人发声,发表虚假不实言论。今年51岁的董如彬是云南最早活跃于互联网的网民之一。曾被云南当地一媒体评为“云南省十大网络牛人”。(新京报)
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保持低速增长。短短几年间,网络在中国的发展大有排山倒海之势,上至八旬老叟、下至黄齿小儿,均对网络窥之一二。网络这一虚拟空间正以人们始料未及的速度和力度愈来愈多地反作用于现实社会。基于此,网络名人应运而生。
继网络名人 “秦火火”、“ 大V薛蛮子”被捕以后,网络名人“边民”却因涉嫌虚报注册资本、非法经营和寻衅滋事数罪锒铛入狱。值得思考的是,网络名人的频频获罪除了为那些试图通过网络扰乱国家秩序、误导人民群众从而牟取暴利的人敲响了警钟以外,也对政府公信力提出了质疑。据全统计,“边民”共在网上编造传播涉湄公河案不实言论443条,仅其中5条虚假信息即被转发4852次、评论4194条、点击31.5万次,产生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笔者认为,“边民”事件所折射出的社会现象,昭示了我们党和政府在这个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面临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政府的“信任危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政府变革的速度跟不上公众意识觉醒的速度,导致政府公信力呈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是政府为民服务的意识有所弱化,群众的信任度、满意度不高。政府公信力就像一个储存信任的“银行”,政府的“信用”一旦丢失,其信任危机将波及社会和个人。因此,维护、提升政府公信力就好像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时刻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
“边民”的落网无疑是大快人心的,但党和政府在着力肃清“网络垃圾”的同时,更应加强自我的监督和管理,让权利在阳光下健康、透明的运行,人民群众的信任度就会逐渐提升。
作者: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