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治吏之网日渐收紧,一系列针对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的“禁”字头举措密集出台,内容不仅涉及工作要求,还细化到生活领域,给干部戴上了一道道“紧箍咒”,使不少人如履薄冰:不能坐好车了,不能喝好酒了,不敢上酒店了,连办公室也要挤一挤了……于是,一些人感慨,现在官不好当了,当官没意思了。“为官不易”“官不聊生”之叹油然而生。(人民日报 2月12日)
的确,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对一些机关干部来说,过得有些“乏味”:没人送礼了,单位不发福利了,不敢开着公车走亲访友了,有人宴请也不敢贸然答应了,窝在家里过了个“清净年”。
据报道,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认为,“官不聊生”是判断发达的一个标志。这一方面说明自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反“四风”的成效开始逐步显现;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过去对官员的监督和约束相对宽松,使一些官员把滥用公权力当做家常便饭。随着权力一步步关进笼子,估计还会有更多的官员觉得不自在。
“官不聊生”现象折射出的正是制度的约束力。随着群众路线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以及“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实施,中央和地方重拳出击,切中时弊。让不少机关干部感叹“官不聊生”、“官不好当”,这正是对当前政府反腐效果最有力的证明。但正如网友所言,应该纠正的认知误区是,“不是公务员不好当了,是贪官不好贪了,庸官不好混了,恶官不好逞凶了”。
因此,当前各级机关干部必须要正视“官不聊生”的感慨。要清醒的认识到,只有通过有力的反腐、改革让为官者“不易”,才能剔除过去那些笼罩在权力之上的特权弊病,压缩权力在法外的运行空间,将权力关进笼子,不断增强政府和官员在群众中的公信力。
《荀子·大略》云:“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各级官员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的责任意识,行使权力如履薄冰,才能让“官不聊生”成为常态而非抱怨,对领导干部来说,更要始终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有所为有所不为,无愧组织、无愧人民、无愧历史。(文\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