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号是节后上班第一天,上午9点南京市市长缪瑞林、副市长陆冰带领各部门负责人专题调研公交场站建设。雨正“哗哗”地下,大家打着伞等公交车。大约四五分钟后,来了一辆公交车,缪瑞林一行挤了上去。售票员吕欢认出了走在前面的是市长,“请买下票。”吕欢有点紧张,缪瑞林笑了笑,给了她两块零钱。吕欢说,如果早知道市长来坐公交,心里有个准备,也不会这么紧张了。(2月8日《现代快报》)
市长只是一种职务,市长也是公务员的一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出现选择公共交通原本就是应该的,市长上班的时候也是领取了俸禄的,除了必要的工作之外,出行自己掏钱慢慢就应该成为常态。对于这则新闻,笔者更关注的是收了市长两块钱车票,公交车的售票员为什么要紧张?天天收市民的票钱,没见那个售票员紧张过呀?为什么市民和售票员能认出市长来?
无论是作秀还是偶遇,这毕竟是一种作风的进步。说明中央的八项禁令是起了作用的,官员们是敬畏的,同时也是在身体力行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值得提倡。
但是,笔者也认为消息中透露出几个信息:首先,国人心中的“官本位”意识还是太浓厚,官员特权成为一种习惯,坐车根本没有买过票。才会使得售票员在向市长卖票时体现出紧张的表情,因为在他的思想意识里还是“畏官怕官”。其次,调研成群结队还是一种习惯。在一个并不经常出现的场所,一位大妈和售票员都认出了市长,这是为何?没有随从人员的点头哈腰,低调得作风是不可能被不关注新闻的大妈认出来的。
市长坐公交原本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却变成了一则新闻。市长也不过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坐车买票很正常,谁都不需要紧张。这一点希望成为国人和官员们都认知的常识。当然,正因为市长坐公交买票还不常见,我们更应该肯定这位市长的作风。如果官员都能成为接地气的公仆,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官吏,那么官民能够更亲切,和谐社会也会更稳定。
作者:王干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