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的未来:谁主宰你的身体控制大权?

我们在拥抱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便利和效率之时,有关智能的一切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感知能力,正如《颠覆医疗》一书的作者所说,我们用汽车高铁感知速度,用气温压强感知温度,用时间感知饥饿(譬如说几点需要吃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而人类原有的那种能力,或消失或退化。那么,未来我们自己身体的控制大权到底属于谁?

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智能设备,还是强大的数据采集手段,还是逐渐被环境所改造的基因?至少我们知道一点:病患者和医生的关系将因信息化技术而进一步改变。如作者所说,近30年来信息技术几乎重新塑造了一系列传统行业,衣食住行这一系列的链条上都有着技术的烙印,然而医疗行业似乎一直以来无法撼动,医疗的未来是什么样的?来看看钛媒体作者赵赛坡从一本书引发到思考:

春节过年的一个饭局上,恰好当天也是立春节气。遇到一位高人,高人问:“今天早上6点03分立春,你们有没有感觉到昨天和今天的气有所不同?”在座的都是我辈俗人,无人给出肯定回答,高人接着说,“其实立春那个人时间点的前后两分钟,气也是不一样的”。看到在座几个脸上的表情,高人感叹一声:“人类已经丧失了对自然的感知力”。

高人的叹息并非危言耸听,而且人类不仅逐步丧失对自然的感知,也将失去对自己身体的感知。人类从狩猎到农耕再到机器生产再到如今的比特时代,借助与工具的一步步更新,人类逐渐把自己的感知力转送给工具。如今,我们用汽车高铁感知速度,用气温压强感知温度,用时间感知饥饿(譬如说几点需要吃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而人类原有的那种能力,或消失或退化。

如果说上面所述失去的几个感知力可以作为人类征服自然的功绩,那么接下来,人类失去的感知力则将可能成为一个问题:对自己身体控制大权到底属于谁?而这些乃是《颠覆医疗》一书所谈的,依靠强大的数字技术、基因技术,人类对自己身体状况的了解程度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尤其是当你的身体发生了某种病变,住进医院之后,你的身体再也不是医生可随意摆弄的木偶(希望这样说不会得罪医生朋友们,从某种意义上说,病人与医生的关系的确就是如此)。你终于第一次比医生还要了解你的身体,从内到外,甚至连基因情况也非常了解,此时,你和医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自上而下的诊治,而是互相平等的对话。医生像是一位咨询专家,和你讨论病情,研究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些天方夜谭?会不会有人质疑病人的医疗专业性?医生难道就这样的甘愿失去特权吗?

别着急,我们来看看一个大趋势:近三十年来,信息技术几乎重新塑造了一系列传统行业,衣食住行这一系列的链条上都有着技术的烙印,然而有一个行业却一直以来无法撼动,那就是医疗或者医院行业。虽说医疗行业或医院也在接受信息化的改造,但速度已远远落后。医疗行业的抗拒当然有它的道理,毕竟医院不像百货商场,医院要求绝对意义的安全与专业。但现在,变革或着说颠覆的时候来了,埃里克托普给了我们几个思路。

数字技术,改变了病患者的习惯

《颠覆医疗》一书的作者埃里克·托普曾在“阿拉伯之春”的时候发了一条tweet:“埃及……突尼斯…..美国医疗”。这样一个简单却又意味深长的tweet表现出作者对美国医疗同时也是全球医疗行业的大趋势——解构权威,去中心化,由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

支持作者这一判断的有两个依据:

首先,大量病人开始热衷于在社区内讨论病情,而且专门关注某种疾病的社区也涌现出来,因此很多病人转而求助社区内的专家,而不是直接奔赴医院寻找医生。

另一方面,支撑这些社区发展的技术逐渐成熟。比如类似维基百科的医疗维基,就极大的增强了病人的知情权。大数据与云计算的结合,则大大推动了远程医疗的发展,所以这些都让传统意义上的上的病人看病,医生诊治的状况发生了极大变化。

从智能手机到可穿戴设备

2007年诞生的iPhone对于医疗行业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iPhone让屏幕成为手机的唯一(来自乔纳森传),更重要的是iPhone的App经济,给医疗App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依靠iPhone,医院可以开发出各种各样便于患者诊治的App,提升医院就医效率。而对患者来说,大量移动App帮助了他们就医,还帮助患者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身体,比如一些记录人体睡眠状况的App,从整个睡眠时长,以及睡眠中的声音波动次数,来展现一个人的睡眠状况。

但手机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尤其是关于手机放在枕边是否会有辐射的争论一直没有结论。在这种背景下,可穿戴设备的出现就极其自然了。可穿戴设备最接近皮肤,可保证数据的正确性,而且能耗少,保证数据的连续性,辐射也非常小。这些优势使得可穿戴设备成为医疗行业的天然好助手,人类利用这些穿戴在身上的设备,全天候的监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提供社区与朋友们讨论这些数据,还可以实时将数据传给医生,并得到相关建议。

全基因组测序

作者在2007年曾大胆预测:“全基因组测序即将进入实用阶段,其检查费用会大幅下降”。这几年的发展情况也验证了作者的预测:

第一次测序,历时13年,耗资27亿美元。

2007年 历时四年,耗资1亿美元。

2008年 历时四个月,耗资150万美元。

2008年11月,历时一到两个星期,耗资十万美元。

2009年,历时一周,耗资五万美元。

2011年,有公司宣称只需28000美元。

全基因组测序有何意义呢?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将揭开一个人的生命密码,通过测序,很多隐形的的疾病会提早发现并及时治愈。2007年,普利策奖得主哈蒙在纽约时报发表一篇名为《了解我的基因,了解我自己》的文章。《连线》杂志编辑托马斯·高茨撰写了封面文章《你的生命:破解密码。只需花费1000美元,DNA测试告诉你你将如何活着,以及如何死去。欢迎来到基因世纪》。《时代》杂志将个人基因扫描称为2008年最重要的发明。

尽管个人全基因组测序还面临一系列法律和伦理的困扰,诸如隐私问题,依然使得人们怀疑这项技术的未来发展。但一如曾经的互联网和IT产业,一项没有实现民用的技术,也往往很难得到爆发式的增长。

不妨再回到刚开始谈的感知力丧失的话题。一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延伸”,技术也是人感知力的延伸。换句话说,我们把对自己身体的感知力转嫁给了手机或可穿戴设备。那么,当一个新生命诞生时,就可以利用全基因测序确定可能的疾病以及不可能得的问题,从而减少对疾病恐惧;判断自己睡眠状况好坏的标准再也不是回忆昨晚的睡眠状况,只需查看睡眠数据即可。这一切完成后,你还可能把数据上传到云端,与你的朋友分享,或交给你的医生——不,应该叫健康咨询专家。

这就是最有可能的现实,而被摩尔定律诅咒的数字化技术,移动设备以及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则将继续塑造一个全新的医疗行业。

作者:赵赛坡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