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2月2日电 “高矮合适吗?”“还行。”春节期间,记者来到四川省邻水县丰禾镇“感恩堂”理疗中心,曹于亚正在大门上贴“福”字,母亲彭素碧小心翼翼地扶着女儿的腰,父亲曹州德也在旁边打着“帮手”。
“父母为子女,天经地义;子女为父母,也是天经地义。我只是尽了一个女儿应尽的本分。”曹于亚说。
曹于亚排行老大,家中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2006年11月的一天,正在备战高考的曹于亚遭遇了晴天霹雳:父亲因尿毒症晚期被送至医院抢救,双肾坏死,如不及时换肾,生命只能以天来计算。
危急的病情和50余万元的医疗费,让仅靠父母外出打工勉强维持生计的这个农村家庭陷入慌乱。母亲告诉曹于亚,即便筹够了钱,没有肾源也救不了父亲,后来,她从医生那里了解到,肾移植可以在亲子之间进行。于是,她毫不迟疑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用自己的肾救治父亲。
那天,曹于亚悄悄跟着医生来到办公室,表示要把自己的肾换给父亲。由于她看起来年龄较小,而按规定,捐肾最少也要十八岁,医生一口回绝了她的请求。曹于亚急了,跪在医生面前:“求求你救救我爸爸,我不能没有爸爸,我真的十九岁了,我可以回家把户口簿拿来给你看。”
医生被曹于亚救父的急切心情感动了。得此消息,曹于亚父母断然拒绝,她又跪在父亲病床前:“爸,你要是走了,我们这家就垮了,你忍心丢下我们不管吗?”所有的人都被感动了,曹州德痛苦地接受了女儿的孝心。
2007年1月17日上午,曹于亚笑着走进了手术室,手术很顺利。为了节省费用,术后20天,曹于亚便瞒着还在康复中的父亲离开了医院。父亲出院不久,为挣钱还账,母亲又打工去了。3月10日石永中学开学那天,迎战高考的同学们发现,曹于亚是带着她爸爸一起来学校的。她每天早早起床为父亲做饭熬药,课间还要跑到借住地照顾父亲服药,中午晚上也要照顾父亲以后才拿起书本复习功课。当年高考曹于亚被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录取,后来又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继续本科学习,毕业后回到广安,现在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工作。
曹于亚捐肾救父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一笔笔捐款汇到他们家中,很多热心人连名字都不肯留下。曹州德身体慢慢恢复后,懂医术的他就在丰禾镇开了一家理疗中心——“感恩堂”,主治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对于有低保证、五保证等证件的理疗者,曹州德都会优惠很多,甚至免费,妻子彭素碧也回来帮着打理,生意很不错。
曹于亚说:“我们一家人能有今天,都是社会大家庭给予的,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
(原标题:“我只是尽了一个女儿应尽的本分”——回访捐肾救父的“美丽女孩”曹于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