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网络上汇集着海量的信息。然而,在这些信息中,既有真实的信息,又有虚假的谣言。特别是进入微博时代,一些垃圾信息、八卦、恶搞乃至谣言被疯狂扩散。与网络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它的可信性和权威性。面对真假混杂的网络信息,专业记者应该成为权威信息的发布者。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较上年增加约6440万人。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论坛、贴吧、博客、微博等信息互动平台的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帖子、转微博、评新闻……每一个网络用户俨然就成了一名专业记者,可以随时发布信息、表达观点。
有专家指出,中国“自媒体”时代已然来临,甚至完成了由萌芽到爆发的转折。那么,在“人人都是新闻记者”的今天,作为传统媒体的新闻记者应该充当什么角色?我们认为,专业记者应该做权威信息的发布者和社会舆论的引导者。
权威信息的发布者
“自媒体”时代,网络上汇集着海量的信息。然而,在这些信息中,既有真实的信息,又有虚假的谣言。特别是进入微博时代,一些垃圾信息、八卦、恶搞乃至谣言被疯狂扩散。与网络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它的可信性和权威性。面对真假混杂的网络信息,专业记者应该成为权威信息的发布者。
比如,去年下半年,关于“世界末日”的话题一直是网络关注的焦点,各种各样的谣言在微博、论坛等网络平台上传播、泛滥。作为传统媒体,《河北日报》及时跟进这一话题,采写了《世界“被末日”,会是最后一次吗》等稿件,不仅指出其虚假的证据,并对这一谣言产生的原因和背景进行了分析,消除了人们恐慌心理、增加了人们对科学的认知,起到了权威信息发布者的作用。
面对互联网上真假难辨的信息,一般公众很难也没有时间和能力去验证这些信息,而传统媒体记者,有责任也具备这样的能力去辨别信息的真假,进而为公众提供权威的信息。为此,《河北日报》开辟了“身边科学”专栏,及时对网络上的热点话题进行求证、辨析,发布权威信息。
当然,网络虚假信息不只出现在科学领域,在社会领域、经济领域都可能出现。而且网络信息是网民基于自己的主观体验和认识,提供的一种个人观点或感受,经常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网络信息作为新闻线索,必须要经过记者的采访、核实,要找到信息的最初来源即第一信源,要采访信息提供人,并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调查,进而探寻事实真相并客观报道。
社会舆论的引导者
“自媒体”具有个人色彩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但也具有非理性、走极端等缺陷。而且,这种非理性、走极端的言论很容易被大量、迅速地传播,销蚀社会的正能量。因此,作为传统媒体的记者,要鼓励积极向上的做法,批评是非不分的言论,做社会舆论的引导者。
今年年初,一位名叫“季节的阁子”的网友在河北科技大学贴吧以《同学,我大四了》为题,讲述了自己在寒假期间求职的一段经历,其中既有对求职现状的困惑,又有对自己大学4年没拿到一次奖学金的遗憾,还有因为自己虚度光阴导致专业知识匮乏的悔恨。他在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后呐喊:“不仅要想,而且还要积极去做!”
这个帖子在网上引起上万学子的共鸣,被网友称为“悔过励志帖”,几天时间点击量就达到数万次。作为传统媒体的记者,《河北日报》敏锐地发现这一事件在大学生中的积极引导作用,第一时间找到发帖人——一位河北科技大学的大四男生,并进行了详细报道。同时,做好这一事件延伸报道,并通过河北高校学生的积极讨论,引导更多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
专业的新闻记者在关注网络热点时,要时刻牢记“舆论引导”的职责。对于网络上具有普遍性的正面典型,要进行全面客观、有说服力的报道;同时,对一些负面言论或现象要敢于批评、善于批评,真正起到社会舆论引导者的作用。
此外,一些网络信息提供者因为自身的偏见,很容易将一些极端的事情放大,并且炒得沸沸扬扬。作为专业记者,不能把网络热度当做判断新闻价值的标准,不能被少数歪曲事实的网民“牵着鼻子走”,要冷静、理性地看待网络民意,将“网络水军”掀起的网络民意与现实民意区分开来,抵制新闻炒作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