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晓
去年12月24日,29岁的宋世峰从西安市组织部领到录取通知书。通过招考,他从一名农民变成一名公务员——石井镇政府科员。与他一起被录用为公务员的工人农民共有457位。宋世峰说:“当了这么多年农民,没想到还有机会。”大学毕业后,宋世峰回到老家户县石井镇办起了养殖场。学畜牧专业的他脑子活、本事大,养殖场的猪从400头发展到2000头。他想带动更多的村民一起致富,但限于身份,很多工作并不好开展。直到2013年5月份的一天,他在手机上看到一则新闻:从2013年上半年开始,陕西省委组织部等部门决定组织实施2013年从优秀工人农民中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人民网 1月21日)
时下公务员招考都要看户籍、学历,特别是学历,几乎成了硬杠杆,导致高学历就是高人才成为必然。有的因为缺少基层经验,和群众打交道时比较被动,工作无法开展;有的因为高学历但待遇与心理预期不符合,单位往往留不住人;有的是奔着仕途而来,并不安心扎根基层;有的是干着写材料、记录会议、机关内务工作,缺地气,与群众距离疏远。
而一些具有基层经验,并在当地创业致富的农民或者社会人士,因为文凭、身份等因素被公招拒之门外。实际上,除了某些岗位的工作性质确实有硬杠杠的要求之外,人为设限看似高要求,却使选才标准变窄。在学历、身份界限的门槛之外,也有不少杰出人才,同样能在岗位上发光发热。把这批人拒之门外,是一种典型的人才闲置,不利于公务员队伍的发展壮大,也不利于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足发展。
虽然农民、工人等出身的公务员,在文化程度等方面可能存在差距,但他们直接来自基层一线,了解群众疾苦,在经验、亲和力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陕西安排新录用的公务员,从事直接服务群众、直接服务“三农”、直接服务社区相关工作的具体职位,增加了公务员队伍的新鲜力量,对改善公务员队伍结构大有好处。这样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学习。
从制度入手,积极深化干部队伍人事制度改革,从体制上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不拘一格降人才,促进一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利用专长扎根基层并带动一方经济发展,是拓宽选拔人才的目的。总之,不管采取什么措施,把优秀的人才选拔到适合的岗位上来,为党政人才队伍注入新的活力,最终实现国家强盛和民族的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