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博:反腐升级让“雅贿”无所遁形

(新华网北京1月19日电)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受贿总额近八成为玉石,其中一次收受的和田玉就价值350万元;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收受字画、玉石等物品近200件,价值1300余万元。近年查处的各类贪官,大多有这样那样的“小爱好”,从玉石到瓷器,从字画到古董,各类珍奇古玩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受贿清单里。

从这些反腐案件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贪腐官员爱好的往往并非是艺术品本身,而是看中其收受途径隐蔽、“变现”手法多样、“出事”易于推责等“优点”,高雅旗号下遮挡的是低劣的权钱勾兑。“雅好”成受贿隐秘通道 珍奇古玩背后是赤裸裸的权钱勾兑。虽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一系列反腐文件严厉打击反腐之风,经过一年的严打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是道高一丈魔高一丈,目前的反腐败形势好像出现了新情况:雅贿成风。说“新”,实际上还有些青铜绿。高阳在他的《胡雪岩》一书中叙述:清代的官员到北京行贿,先按“规矩”到琉璃厂的字画古董店探“路”,讲明欲送某某长官多少两银子,然后店家告诉他该送某某名家的画。收下银两后,老板就去拜访某某长官,用这笔巨款买下长官收藏的某某“名画”。再将这幅画交与行贿者。行贿的捧着这幅毫无铜臭味的礼物,大大方方登门,完璧归赵。此之谓“雅贿”。好像“雅贿”曾经冬眠过很长久了,如今又苏醒了。贪官们之所以对“雅贿”情有独钟,理由有三:一是烘托自己的身份和兴趣不俗;二是深知文物升值潜力巨大;三是为了摆脱受贿之嫌。最后一点,官员尤其重视,因为一旦东窗事发,那些贿物很难折算成贿金。
治理“雅贿”的药方子,那就是规范权力运行,不论是赤裸裸的现金,还是古董艺术品,只要进入政务活动中的等价交换,就构成了贿赂,它无关文化,亦无关雅俗。不能光把板子打在奢侈品身上,斩断雅贿的腐败链条,要消灭贿赂手法创新和斩断“雅贿”腐败链条,必先消除送礼需求和权力的腐败空间,最有效的监督是用财政开支的限制,把政府的钱袋子管起来。如果能转变政府职能,同时把权力关进笼子,官员就是想受贿,也未必有人肯给他们送。俗贿也好,雅贿也好,就都不会这样嚣张了。

作者:兰博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