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下午,10位来自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的代表和基层群众代表受邀来到国务院第一会议室,为正在起草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提意见、建议。李克强总理与各位代表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并说:“我们非常希望在起草政府报告的过程中,能够听到来自社会、民众真实的声音,使报告更符合人民的心愿、体现人民的意志,使政府切实改进工作中的缺点,更好为人民办事。”(人民网1月19日)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而倾听群众心声,是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因为在实际工作中,不少领导干部习惯了听掌声、笑声、歌声,而对人民群众的心声、呼声却两耳塞豆、置若罔闻,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利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笔者认为,要倾听基层群众的声音,就要做到想听、爱听、常听、会听。
要想听。有些领导干部只爱听“上言”不爱听“下言”。对上级的话不做分析,一概盲从;对下级和群众的声音爱理不理,弃之不顾,以至于下基层走马观花、轻滴水,其实他们内心深处就没有做好听的准备,认为自己学历高、经历多、见识广,老百姓“头发长见识短”他们的意见和看法都比较土,上不了台面,不必太认真。他们没有意识到“民声关乎民生,关乎民心”,谁关注群众的意见,真心实意为群众谋福祉,谁就能赢得民心的道理。所以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端正态度、敢于接受、虚心纳谏。
要爱听。群众的声音反映群众最迫切的愿望、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倾听群众的呼声有利于党员干部从群情民意中了解社情民意、衡量工作得失,更好地开展工作。所以领导干部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乐于倾听群众的声音,特别是群众的批评、意见和建议,要虚心听取,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群众的话没有高度、但有深度,没有力度、但句句实在、贴心。面对群众的声音,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领导干部都要喜欢听,要愿意听“当面鼓、对面锣”的牢骚话,引导群众讲真话、进诤言,不怕批评,不怕挑刺。
要常听。领导干部应把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当作改进工作、转变作风的有效途径,经常亲身下到“田间草野”,真正做到问政于民、听计于民、问需于民,这样才能不断地从实际中总结经验教训,查找问题和不足,不断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要会听。俗话说得好“话丑理端”,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常听到悦耳之语,也有群众随便说说的“无心之言”。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这些“无心之声”上,认真领悟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群众说出“无心之言”时,往往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这些没有修饰、原汗原味的原生态的语言最可贵。面对牢骚、刺耳、难听的话,要以宽容之心接纳,不能记恨在心,更不能打击报复, 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
总之,要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领导干部应在思想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善于从群众最真实的意见和呼声中听出感情、听出味道、听出压力和工作的动力。
作者:胥红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