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便民服务和应急抢险电话管理办法》,要求便民服务类热线电话要保持畅通,电话无人接听或长时间占线、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推诿扯皮等问题,将责成整改,造成恶劣影响的将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人民网》,1月7日)
办法中明确提出各部门便民电话需报备案,并且便民电话管理纳入政府绩效考评,不仅如此,还制定了相关惩处措施:对于群众反映的电话值守工作中存在电话无人接听或长时间占线,工作人员无故脱岗,不使用文明用语,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推诿扯皮,处理群众诉求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将由市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负责调查处理,责成相关单位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时回复拨打电话的反映人;对于多次被投诉的人员和单位,将进行通报批评。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将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除此之外还要求相关人员严格执行值班时间,严肃值班纪律,做到“三不”(电话不定岗、不漏岗、不脱岗)。
便民服务热线是北京市政府为民办事实的一项举措;是群众反映问题的重要通道,北京市政府通过制定了相关规定保障了服务热线设立的初衷,有记者随机拨打了10了便民服务电话,均有人接听,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也较好。
除北京之外,全国各大城市,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很多都设立了自己的便民热线电话,其初衷都是好的,但随着试行一段时间后,当初“兴旺”的苗头都逐渐萎缩,不少民众反映,热线电话确实很“热”,打过去要么占线,要么需要了解的事情根本问不出所以然,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违规后的惩处措施,让本来为民服务的思路半途而止。鉴于北京市采取措施后的显著效果,所有相关单位都应借鉴经验,让便民热线真正做到服务为民。
(文/平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