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11月起至2014年3月底,四川省集中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集中走访基层听民意、化解矛盾纠纷促民和、多办实事好事解民难、建强基层组织聚民心。此活动旨在促进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单位真抓快改、落实见效,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单位先学先改、边查边改,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新气象、新面貌、新作风。
作为活动践行的基础,集中走访基层听取民意无疑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切实走访,深入寻常百姓家。
实走访,忌弄虚作假,只耍“口头功夫”。“走基层”活动长达5个月,实因其工作量的庞大。期间,需入户走访、实地察看来收集民意。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民生诉求、困难群众和稳定工作“三本台账”细化到村户,无疑在繁杂的日常工作中增加了难度。这就使得部门单位变“实走访”为“形式走访”,要么走访不到位,浅尝辄止,要么根本不走访,胡编乱造。基础不扎实,日后开展工作只能将错就错,敷衍搪塞而过。
入基层,忌胡吃海喝,只享“农家之乐”。入村入户走访,工作量大,时间长。期间必然涉及吃饭问题,基层百姓天然的淳朴使得他们热情好客,一些干部把持不住,农家饭一吃酒一喝就耽误了工作进程,且落得“贪”的名声,得不偿失。更有甚者,打着“走基层”的旗号堂而皇之的蹭农家吃喝,给领导干部队伍抹黑。入基层目的在于让群众得实惠,不要变群众为干部,得一时口腹之足,却本末倒置,让活动失去了意义。
听民意,忌形式主义,只“左耳入右耳出”。深入基层不是蜻蜓点水,而是要与百姓话家常,倾听百姓最真切的声音。有些地方,怕百姓“乱讲话”,于是安排“群众演员”来接受上级访问,这些面子工程形式主义,看上去很美好,实则是阻碍地方发展的最大障碍。而深入基层的领导干部中,也不乏流连形式者,还是站在高处听问题,对待与自身利益冲突问题,选择性失忆。被“形式”伤了心的百姓,哪会真心讲出他们的心声。
夯实的基础,才是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有力保证。只有切实“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保证“走基层”活动不枉此举。
作者:张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