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令的出现是让公务员带上了不贪不占的“紧箍咒”

作者:朱志

去年,从中央到地方各项规定、禁令不断出台,2013年也因此被公务员称为“禁令年”。在“禁令”的高压线下,一些体制内的人纷纷表示公务员不好当了,并且考虑离职,到社会上去闯一闯。(1月9日 新京报)

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伴随着禁止送月饼、刹住土特产品等一系列举措禁令的陆续出台,毫无疑问,公务员待遇福利收到了较大影响。当一边是公务员纷纷吐槽收入低,一边是公众对于公务员待遇的愤愤不平之时,恐怕那一些频频抱怨、甚至考虑离职之人确实应当“离去”,毕竟他们连最为基本的职业操守都未曾知晓。

当然,无可争议的是随着购物卡、高档烟酒、吃喝宴请等既往常规“油水”的销声匿迹,彰显的就是禁令作用的发挥。相比于以往的“安逸”日子,在舒服惯了以后,如今取而代之的是固定的薪资待遇,无论实权部门还是清水衙门,在这迥然相异的对比下,其实对于任何人来说,有一定的心理落差是为人之常情。但是,我们应当发现,当落差演变成为不好当,并考虑辞职以后岂不太过于荒谬?

一般来说,对于现在尚且处在基层的公务员来说,因为是所在部门是为实权单位,从而让不少人在年终之时可以授受一些类似于烟、酒、购物卡的“礼品”,或许其礼品价值还不足以构成贪腐之罪。但我们应当发现,任何贪腐官员的出现,其最初都是从不起眼的腐败开始,没有任何一名官员的腐败是“一蹴而就”。如果将授受他人财物当做理所当然,并养成习惯以后,可以预料,假以时日,必定又将是一名腐败官员的存在。因此,禁令看似阻断的是福利待遇,其实是让公务员带上了不贪不占的“紧箍咒”。

总而言之,“拿人手短、吃人嘴短”,禁令的出现是让公务员可以堂堂正正立足于任何岗位,是让公务员可以问心无愧进而严格按章办事。这样的禁令并非是一种苛求,若如公务员连此种利害关系都不能想透,反而自怨自艾表示离职恐怕是为一种愚蠢之人所为。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