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新农合、新农保都是国家的惠民工程,新农合是要减轻农民的看病负担,新农保让农村老人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不管是新农合还是新农保,农民缴费都要遵循自愿原则。不过,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的听众拨打央广新闻热线400—800—0088反映,县里给乡里,乡里给村里都布置了新农保和新农合的任务指标,为了完成任务,甚至有村干部自掏腰包买农保。(2014年1月1日:网易新闻网)
新农保、新农合是国家的一项民生政策,组织农民参加要遵循群众自愿的原则,各级干部只要把党和国家的政策宣传解释到位,再加以必要的引导,算来也应该是尽职尽责了,即或是要辅以一个必要的考核指标,但也必须尊重事实求是的原则,这个指标是基层干部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完成的,这样一来,对于基层群众和干部来说都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但近年来在基层实际操作的考核办法往往欠缺科学性,对于每项工作基本上都是层层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把任务分解到各个村社。但在分解任务时,基本上都是逐级加码,负担一层一层的加重,而且要求下级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务必按时按质完成任务。这样一来,基层干部特别是村社干部的负担就显得苦不堪言了。无论是新农合还是新农保,绝大部分群众对这项惠及民生的利民工程是欢迎和拥护的,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但实际操作中,由于任务层层被加码,而且考核的数据基本上都是上一年的公安年报,由于人们平时对户口的依赖作用并不大,除了新生婴儿会考虑及时上户外,其他的包括老人去世、婚姻变动、人口迁徙等现象本应及时变更户口事项的人们一般都不会太关注,从而就导致了每年的公安年报的数据失真。但考核者没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对这项行为要么不知,要么为了完成上面的任务,装着不知道,仍然按照系统里的数据分解任务,任务数大于实际数就这样产生了。有的官员为了完成任务,害怕下面的某一部分完不成而导致全面任务不能完成,就在上级下达的任务数上凭空增加一些任务,他们的真实想法是即或是有部分不能按时按质“交货”,但只要其他大部分能保证完成任务,自己的总任务也就能够顺利完成,自己也能给上级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这就是经常有基层干部听到自己的任务都还差一大截,但上面的报告中已全面甚至超额完成上面下达任务了的原因。
这种自加压力式的工作任务完成方式单就操作来说也无可厚非,但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事实求是的原则。绝大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还是很讲政治的,任务到手后,都会想尽千方百尽、使出浑身解数来完成,至于收不到的部分,村干部自己垫支就成了必然,但随着新农合和新农保缴费金额的增加,村干部这种垫付能力越来越不堪重负,于是与医院沟通编造假病历、编制假信息、虚报冒领国家专项补贴资金就成了基层干部的必由之路,这也就是为什么任务数在不断上升、缴费金额在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每年的任务数仍然能够顺利完成的重要原因。而且更不容忽视的是,这种方式在编造着自欺欺人的政绩时,也在滋生着腐败行为的发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考评体系,用正确的政绩观指挥棒调动广大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这种自加压力的考核办法,表面上是上级的目标任务得以顺利实现,但实际上为创造出这份政绩背后还是藏着基层干部的辛酸与血泪,有的甚至还隐藏着腐败。这是官员扭曲的政绩观的的一种表现,一些县市区、乡镇为了完成任务,不切实际的提出过高的目标任务,对于实现这份成绩单的措施就是“膏药一张各人熬炼”,至于你怎么样去完成这份任务,手段是否符合规定,上面为了追求其主要的政绩,对基层干部有些不当做法听之任之。有的基层干部为了完成任务,实行搭车收费、捆绑销售,有的用各种诸如五保、低保、民政救助等惠民政策相要挟,你这样,我就不那样,让一些困难群众过着雪上加霜的日子。把本是一件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惠民工程搞成变相欺压百姓的闹剧。
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评体系,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政绩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过去那种考核方式,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造福人民,让广大群众能够共享改革的成果。中江县基层干部自己垫付无法完成的上级任务,是因为上级的扭曲的政绩观所致。这种做法,对于基层干部也好对于基层群众也罢都带不来好处。(文/胡匆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