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源:官员官微,应减官威对民胃

回首2013年,一道道由“不信任”砌成的“墙”在逐渐被打破,一句句“雷语”在减少,但在这种新环境下,提高官员官微与媒体和群众交流沟通的技巧能力仍然刻不容缓。(新华网,12月27日)

在信息快速传递的今天,微博,已成为社会各界备受吹捧的舆论新阵地。政府机构官员开通微博,实行“网络问政”,已是大势所趋,官民互动网络新模式正变得越来越流行。

群众在看到政府机构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疑问和困惑。有的官员虽开通了实名微博,却形同摆设,从来不回答网友提出的任何问题。有的官员虽然回答了提问,但“打官腔”、“神回复”现象严重,有网友直呼,这哪里是为民解惑,分明就是支了个花架子愚弄百姓。

官员主动开通官方微博,在信息化的今天值得称赞。但仅仅将微博开通不是目的,让广大民众充分参与到微博问政工作中来,为政府建设积极献言献策,汲取民意,汇集民智,使微博问政能够有效持久地发挥作用才是最终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需要官民能够在微博中良性互动。

是否能够实现良性互动,官员的转变是关键。

首先官员应减官威。老百姓不是下属,不能事事、时时总是以领导口吻询问和命令。将群众视为朋友,面对网友提出的疑惑和问题,思想要站在党委、政府的高度,行为要落在咨询员、服务者的位置,不乱施官威,不敷衍了事。

其次是要对胃口。何为对胃口?能够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实现良性互动就是对胃口。微博交流,说到底还是官民之间的文字交流,众所周知,微博语言极为草根化,“孩纸”、“筒子”、“童鞋”、“神马”等网言网语基本上都能在微博上被展示得淋漓尽致。那么官员也应该投其所好,在与群众交流时,少些“假大空”的套话、官话,多接地气,使用网言网语,从语言上拉近群众距离。

当然,只靠“降官威”、“对民胃”还不够,体察老百姓的疾苦冷暖,虚心听取意见建议,切切实实地为老百姓释难解惑,取得群众满意,才能得到支持,发挥官微作用。

  (文/常源)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