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消息,黑龙江省海伦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著名的“大豆之乡”。近几年,这个市一边四处“哭穷”申请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边变相投资近亿元兴建政府大楼,继去年成功戴上“贫困帽子”,今年又搬进竣工不久的“豪华衙门”。(网易新闻,12月25日)
国家级贫困县是国家为帮助贫困地区设立的一种标准,在各级地方政府中会得到重视,不仅能优先发展产业化建设,还能享受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同时中央亦会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扶贫。本是中央在贫困县现有条件差、资源落后的情况下,期望利用政策优势和资金扶持,为贫困县早日脱掉“帽子”而制定的政策,却被个别地方政府用作当做套取资金的“幌子”,带着贫困的帽子、做着土豪的事,这样的不伦不类,岂不让世人耻笑?
贫苦县不是一个荣誉的称号,但是一些地方官员把能用的“关系”都发动起来来带这顶帽子,甚至有一些地方干部心悦诚服地将主导“申贫”的领导捧为“功臣”,视这顶“贫困帽子”为一项特殊政绩而津津乐道,那这个“帽子”带来的利益可想而知。专项的扶贫资金,大力倾斜的扶持政策,为地方政府带来的财政收入,这样的好处不胜枚举,如果,地方政府能带这顶“帽子”,用中央政策早日脱贫致富也是好的,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假贫困、真腐败”的暗礁浮出水面,贫困县政府的豪华县衙、贫困县官员的豪车豪房,让群众看到帽子下面见不得光的“灰色地带”,地方政府对“贫困帽子”的热爱,不仅是希望地方财政上日子好过,更多考虑的还是个人收入、福利待遇、自身享受,而非数以万计的撑起这顶帽子的贫困人口。扶贫资金变成了“潘多拉魔盒”,诱惑官员去打开它,打开后却是万劫不复的贪腐深渊。
我们看到了“贫县富衙”的现状,就不得不反思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扶贫资金诱惑过大,个别政府和官员难以自持不可避免。和评审组搞好“关系”、做好书面材料、安排好检查点就能瞒天过海,扶贫资金不查流向,不看用途更让个别官员胆大包天,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从严规范贫困县的评审流程。评审成员一定要亲自到实地考察,去看看那些没有“被安排”的真相,财政部门也要对扶贫资金的用途加以规范和管控,从制度上遏制“假贫困”的现象。
国家做出“贫困县”这顶帽子是想为真正需要他的人提供温暖,而不是为贪腐提供障眼法和加速器,是时候将藏在“帽子”里的虱子揪出来,还扶贫制度一个“无菌”的成长环境。
(文/邓绵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