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珩:开展群众路线,必须拴住干部“走读”的脚步

“没想到晚上也能找到干部办事。”12月24日晚上8点半,成都邛崃市夹关镇韩坪村7组村民熊继彬急匆匆来到镇上,找到镇党委副书记周兴盛反映问题:他的施工队正在抓紧改建熊营村道,但一时找不到地方堆放材料。听罢,周兴盛当即同他赶往现场,与村干部一起勘查、协调,解决了村道施工堆料难题。(《 人民日报 》,12月26日)

由于干部交流、干部下派增多以及交通便捷、通讯发达等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县乡干部安家在城市,县乡干部“走读”现象渐渐蔓延成风。上班晚来,下班早走,“走读”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时间是越来越少。

“上班来、下班走”的“走读”现象,看似小节,但深入想想,问题却不小。其一,县乡干部长期不与当地的人民群众生活在一起,不知冷不知热,不可能同群众建立真正的感情,不可能真正了解群众的喜怒哀乐,也就不可能获得群众的信任。其二,每天下班,县乡干部们,浩浩荡荡开着各色小车回城;第二天上班,又浩浩荡荡开着各色小车到县乡,消耗掉的不仅仅是燃油,而且还有群众心中燃起的希望。其三,村干部搬到乡镇去住,乡镇干部搬到县(区)里住,县(区)干部搬到中心城区住,交流干部“走读”,本地干部也竞相“走读”起来。如此,都不把工作地当成自己的家,如何能够团结带领群众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实现“跨越式”发展?

县乡干部是党的作风的最直接的体现者,也是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县乡干部“走读”,“走”掉的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造成的是极其严重和不良的影响。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大背景下,成都市12月初起开展县乡干部“走读”问题专项治理,各地建章立制,严格落实县乡领导干部离开工作地请销假制度和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夜间和节假日领导干部坐班、带班制度;针对部分县乡干部利用公车“走读”问题,严格公车使用管理规定;将监督检查贯穿专项治理全过程,对顶风违纪的“走读”干部从严处理,对因“走读”造成工作失职,后果严重、影响恶劣的干部,依纪依法追究责任的规定正当其实。

笔者认为,要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必须拴住县乡干部“走读”的脚步。一方面要在制度上监督制约。制定规范干部作息时间的相关制度,加强督促落实,防止“令行禁不止”的现象发生。特别是对那些作风飘浮、贪图享乐、脱离岗位,贻误工作的干部要坚决严肃查处,绝不姑息和纵容。另一方面要在关怀上先行一步。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改善县乡干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尤其对那些长期坚守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基层岗位的干部更要格外关心、多加留意、不能亏待,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走读”干部住下来,才有更多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喜怒哀乐,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也只有切实把工作地当成自己的家,把工作地的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才能把工作干好,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

  (文/周永珩)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