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露:治贫当先治官

作者:魏露

黑龙江省海伦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著名的“大豆之乡”。近几年,这个市一边四处“哭穷”申请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边变相投资近亿元兴建政府大楼,继去年成功戴上“贫困帽子”,今年又搬进竣工不久的“豪华衙门”。这种“穷”“奢”通吃、自相矛盾的做法,不仅造成不良社会观感,也引起当地干部群众质疑。(新华网12月25日)

近年来,我国各地豪华办公楼竞相崛起,屡禁难止。但既戴“贫困帽子”又住“豪华衙门”的海伦市政府官员,众目睽睽之下所鲜见的尴尬和担忧,无疑折射出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正本清源效应,具有一定的标本意义。

一边哭穷申戴贫困帽,一边又巨资兴建政府楼,为图财政日子好过,还故意维持一定比例贫困人口,民不聊生,官运却一路亨通。即便没挪用专项资金,扶贫无作为也是腐败,即便没费公帑,巨资建楼也是影响社会观感的奢靡之风。治贫先治官,不能再任其拍屁股走人。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贫困地区要把提高扶贫对象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如何把大量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用于解决贫困村的群众生活,而不是放在片面提高追求GDP总量上,正是各级各部门在当前要改变的工作思路。针对此此情况笔者认为要治贫应先治官首先要坚持群众路线,把评判干部的标准交给群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庸官”的种种行为,群众看得最清楚,感触最深切,最为痛恨。群众路线坚持得越好,群众的民主参与程度越高,“庸官”就越无立足之地、藏身之处。干部干得好不好,群众心中有杆秤;干部能用不能用,应看群众认可不认可。只有让群众广泛参与到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中来,真心实意听取他们的意见,才能让更多的干部以“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紧迫感想事、谋事、干事、成事,争创一流业绩,早日让群众脱贫。

其次要从严管理,有责者必须严格问责。对领导干部来说,职、权、责是统一的,有权必有责,不能只当官不履职、不负责。要通过严格管理,促进和监督干部正确履职、秉公用权、认真负责,否则就容易出现庸官、太平官乃至贪官。只有分清优劣,严明纪律,严明奖惩,让干好干坏不一样,干部队伍才有正气,人民群众才有信心,各项事业才有希望,群众脱贫就有希望。

最后要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建立能上能下用人机制。职位、权力是“庸官”的命根子。又想当官,又怕担当,又怕丢帽子,是“庸官”的心病。只有落实民主、公开、竞争、择优要求,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营造“能者上、庸者让、绌者下”的用人导向,提拔重用那些敢于负责、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坚决不用那些不讲原则、不负责任、不干实事的干部,才能让工作平庸者有压力、坐不住、不再平庸。

总之要通过整治“庸懒散奢贪”专项工作,达到正风肃纪的良好效果,有效推动干部转变作风,积极改善投资发展环境,以便早日脱去“贫困帽子”。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