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令即是“铁令”,“下有对策”也没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涉及38项禁令,专人接送、警车开道、豪宴吃喝、豪华房间、贴心礼物、丰盛特产,这些历来属于地方公务接待的“标配”将被打破。但是,记者在采访工作中发现,由于“接待文化”沉疴已久,如不持续强化执行力度,38项禁令很有可能再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1212日,来源:新华网)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历来都是造成政令不畅的罪魁祸首之一。38八项禁令作为治疗公务接待中奢侈腐败等不正之风的又一剂“猛药”一经出台便颇具威慑力,给一些正在抱有侥幸心理“钻空子”官员敲响了警钟。但是,面对顽固不化的“接待文化”,这剂猛药想要在短时间内发挥全效必然会阻力不断。

“礼尚往来”几乎是每个官员的必修课,“接待文化”对于官员可以说是“相当重要”。接待好了领导高兴,接待顺了工作好做。做好接待,才能在上级考评时“评”出期待的绩效,才能带好头上的官帽;做好接待,才能在需要政策、缺少资金时,能够得到“倾斜”;做好接待,才能在工作中“左右逢源”,脸好看、事好办。在“接待文化”的氛围下,一次“高端霸气上档次”的接待既是“面子”上的事又是私下里的“交情”,既牵涉到工作的“质量”,又关系到头上的“帽子”。对此,不少官员真是疲于应付,又乐此不彼,真可谓是“痛并快乐”着。

在享乐主义的腐蚀下,在利益的驱使下,“接待文化”树大根深。面对接待禁令,官员们可能表面上不会“顶风作案”,可背地里却不乏敢越雷池者。一项规定的出台,总会有人要去打打“擦边球”、绕绕“旁门左道”地去试图逾越,想要把握把握“尺度”以便能够掂量出“轻重”,轻车熟路地“操作”。日前媒体报道了关于八项规定对北京私密会所无影响的新闻,依然“生意兴隆”。在中央严加要求、重拳治理腐败的情况下,许多官员们对于高档会所仍趋之若鹜,将“根据地”转入更为隐蔽的私密会所以逃避监督。可见,当公务接待的“38项禁令”与所谓的公务“接待文化”发生碰撞,条条禁令也难免会招致“对策”,会碰到一些想要绕道而行的“好事之徒”。

要想做到药到病除,彻底根治接公务待中的歪风邪气,以坚定的执行力去对付来自“下面”的“对策”必不可少,将禁令执行成“铁令”。这就需要有关监督部门加大力度,对“无孔不入”者“无微不至”查处,将违纪违法的行为及时曝光,让那些官员们也“红红脸”;这还需要对坚持不懈地执行禁令,狠抓不放,长久不断地“防病”、“治病”;这也需要“大权在手”的“客人”做到洁身自好,公主客观的行使手中的权力,以身作则为下做出表率;这更需要公务接待的公开透明,欢迎群众来“看一看”、“瞧一瞧”,用阳光来赶走不正之风。

禁令即是“铁令”,要将禁令变成一面“不透风”的墙,才能让那些歪风邪气无缝可钻,才能将那些“对策”拒之在外。(文/蒋小舟)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