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禁烧的“堵”与“疏”不要流于形式

刚刚过去的五天,南京笼罩在一片雾霾之中,每一天空气污染预警的信息高挂。昨天,南京继续严重污染,红色预警持续发布。全省各地的情况也没见好转,昨天上午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江苏占了7个,南通以500的空气质量指数和每立方米549微克的PM2.5浓度排名首位。据预测,今天南京依然维持严重污染,明天伴随着冷空气,雾霾有望减弱消散。(2013年12月8日:新华网)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来,治理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雾霾”已成为过去我们疏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的一种来自大自然的处罚,有专家说照此下去,十年后人们患肺癌的机率将大幅增加。为此,今年以来,国家采取多管齐下,狠抓生态环境治理建设,防治大气污染,小煤窑、小砖厂相继被取缔,燃烧新型能源的汽车成为人们的首选,秸秆禁烧成为了基层的一项使命,总之,都在朝向治理雾霾的方向努力。

关于农村秸秆的种类很多,有油菜、玉米、小麦、水稻及其他一些农作物的秸秆,农村对这些秸秆的处理,过去主要是用于造纸原料、燃料和牲畜饲料,但由于目前造纸行业选择的原料主要来自于树木和竹业,很少使用农村的秸秆了;随着农村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现代养殖业的发展,作为饲料主要来源的秸秆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作为燃料的秸秆也由于农村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在燃料用处上也成了无用武之地。虽然可以作为农家肥,但由于农村操作技术低下、工序繁琐、专用肥料大力推广等原因,也不可能成为人们的首选。而且这些秸秆出来之后,正值农村大忙时节,再加之农村人手紧缺,为了抢季节不耽误农时,“付之一炬”就成为了广大群众的习惯。

今年以来,秸秆禁烧成为了基层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很多地方甚至拿出“一票否决”的“杀手锏”来管理此项工作,于是很多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宣传解释、劝阻制止、批评教育,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而且,政府和社会都形成了一个共识,秸秆禁烧要“堵”更要“疏”,纷纷希望改变秸秆的处置方式,或用于农家肥,或用于牲畜饲料,或用于新型能源燃料。许多地方政府对基层政府的秸秆禁烧考核都有一个时限,主要集中在秸秆产出时间,一般就在4月15日-6月15日和9月15日-10月31日,这段时间所有干部均亲临一线,严阵以待。但时间一过,人们的紧张心理就松弛下来,管理和监督就放松里许多,而原来没有燃烧的秸秆大都堆砌在山间、地边、水边,由于没有足够的渠道保证这些秸秆的合理使用,再次燃烧就成为了不可避免的事情,对大气污染仍然没有减轻,秸秆禁烧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也就付之东流了。

都认识到了秸秆焚烧的危害,也清楚秸秆合理使用的渠道,但为什么就不能推而广之,关键还是投入的问题。用作农家肥,如果人工的话,需要的工序很多,从价值的角度考虑,群众不愿意走这条路,如果考虑机械操作,一台设备要很多钱,而且会出现农民用于机械处置秸秆的成本大于购买化肥的现象,机械设备也就没了市场,也就没人愿意干这赔本买卖;如果用作牲畜饲料,由于农村秸秆种类繁多而且农村专业养殖场能够用秸秆造饲料的并不多,这也只能是杯水车薪的事情;至于说用于农村新能源的改造使用,如果没有足够的科技和资金支撑,这也只能是一种理想主义。

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治理当前困扰人们生活的雾霾天气,不能靠嘴巴说说而已,关键要落在实际行动中,与其羡慕好空气的“鱼”,不如退而结治理之“网”。首先,要加大对秸秆禁烧管理工作的投入,特别是对合理渠道开发的资金保障力度,利用国家政策,采取“几个一点”的办法,让这些想法变为现实,而不要让这些设想沦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其次,还是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充分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国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做到“少点一把火,少冒一处烟”,给大自然一个好的空气,好让大自然带给我们一个阳光明媚的舒适环境。最后,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但要在秸秆的禁烧上下功夫,添投入,还需要加强源头治理,在农作物的种类研发上创新,在农作物秸秆的处置上方式创新,在农作物的使用途径上创新,多渠道、全方位的加强对农村农作物秸秆禁烧的管理工作,确保秸秆禁烧的“堵”与“疏”落到实处,而不要成为“换汤不换药”的做法。(文/胡匆聪)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